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微動態丨5萬億美元“巨無霸”誕生難振市場信心?瑞銀宣布收購瑞信、股價盤前大跌11%
2023-03-20 17:54:45來源: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朱寧

持續近一周的瑞信銀行暴跌引發的危機終于迎來了解決方案。在瑞士政府的斡旋下,瑞銀同意以30億瑞郎收購競爭對手瑞信銀行,并同意承擔高達54億美元的損失。

瑞銀3月19日在一份聲明中稱,根據全股票交易條款,瑞信股東將可以用22.48股瑞信股票換1股瑞銀股票,相當于每股0.76瑞郎,總對價為30億瑞郎;瑞銀稱,合并后公司的總投資資產將超過5萬億美元。需要指出的是,這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最重大的銀行并購。


(資料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與瑞信上一個交易日的市值相比,這筆交易“折價”超過50%,但就如此折價收購與總資產將超過5萬億美元的消息下,3月20日開盤,瑞銀集團股價盤前依舊跌逾11%。

股價下跌 客戶撤資

瑞信“無奈”折價出售

日期,瑞信銀行宣布向瑞士國家銀行借入最高500億瑞郎資金,但此舉依舊難挽自身在3月17日的股價下跌、客戶撤資頹勢,隨即3月19日,在政府等相關部門支持下,瑞銀集團宣布,已達成協議,將以30億瑞士法郎(約32.3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瑞信。

瑞士信貸銀行成立于1856年,在全球資本市場具有重要影響力。今年2月,瑞信宣布2022年凈虧損73億瑞士法郎,連續第二年凈虧損。3月14日,瑞信發布報告稱,該行對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瑞信16日發布公報說,將向瑞士央行——瑞士國家銀行借入500億瑞士法郎(約合3700多億人民幣)貸款以增強流動性。

雖然有瑞士央行的傾力支持,但這種支持措施未能阻止其股價下跌,也未能阻止客戶撤資。上周晚些時候,瑞士信貸的存款流出量每天超過100億瑞士法郎。

直到3月19日,瑞銀宣布將通過換股全面收購瑞信,每持有22.48股瑞信的股東將獲得一股瑞銀股份(0.76瑞郎),總對價為30億瑞郎(約合32.5億美元)。

瑞士央行表示,此次收購是在瑞士聯邦政府、瑞士金融市場監管機構和瑞士央行的支持下實現的。與此同時,將向合并后的銀行提供1000億瑞郎(合1080億美元)的流動性援助。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與瑞信兩天前的市值相比,這筆交易意味著很大的折扣:瑞銀表示,此次收購的價格相當于每股0.82美元(或0.76瑞士法郎),不到瑞信上周五收盤時2.01美元股價的一半。

與此前的危機沒有本質區別

源于貨幣政策與監管管理

實際上,從硅谷銀行關門開始到目前瑞信銀行收購開始,進行的美歐銀行危機并不是毫無預兆。此前,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硅谷銀行關閉,其核心問題在于美聯儲持續上調利率,導致該銀行所持債券等金融資產市價不斷下跌,而非技術行業問題。

過去一年,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限已從0.25%飆升至現在的4.75%。很多分析人士預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再加息0.5個或0.75個百分點。

除卻美聯儲持續加息以外,銀行管理問題和監管失誤,以及金融機構與政府管理部門都沒有作出足夠的調整,以應對貨幣政策體制中處理不當的變化也是此次危機爆發的原因之一。

回溯此前歷年來的金融危機,目前銀行業流動性危機與以前的危機沒有本質區別。從上世紀70年代末及80年代初的高通脹、儲蓄貸款協會危機、2007-2009年金融危機到目前正在醞釀中的銀行業流動性危機,美國的經濟危機其實也都是始于銀行體系,美聯儲銀行監管和貨幣政策操作也都是歷次危機的罪魁禍首。

盡管美國硅谷銀行的倒閉對于全球金融市場來說并不會造成致命性打擊,但在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下的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作為一個重要的金融中心,美國金融市場的震蕩均會對全球經濟產生波及,歐洲銀行股連續走弱與瑞信銀行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些年來,瑞士信貸一直是歐洲銀行業問題最多的一家銀行。一而再再而三的丑聞和財務損失重創了這家擁有166年歷史、為富人提供財富管理服務和在華爾街做投行業務的銀行。極端悲觀的經濟學家、有“末日博士”之稱的努里爾·魯比尼認為,瑞士信貸的問題將會釀成下一個“雷曼時刻”;是否會成為新的“雷曼時刻”還需要時間來判斷,但此番由硅谷銀行而起的流動性危機與信任危機讓全球金融系統都繃緊了神經,也都采取了最為迅速的處理方案。

確保金融穩定決心

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概率較小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瑞信銀行收購并非由瑞銀主動發起,而是由瑞士財政部,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和瑞士央行(SNB)共同發起,在三方參與下,瑞士銀行的收購行為可謂是先上車后補票,此外,美聯儲已經與加拿大、英國、日本、歐盟和瑞士的中央銀行采取協調行動,以增強市場流動性。

“這次美歐銀行危機處置表現出兩個非常明顯的特點。”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張橋云對記者解釋道,首先是快速處置,無論是硅谷銀行、簽名銀行還是瑞士信貸。“如此快速處理的主要原因是美歐通脹控制處在關鍵期,不敢疊加金融危機,否則前功盡棄,后果不堪設想。”張橋云說。

“其次是聯手處置,美國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出險后,美聯儲、財政部和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聯合發表聲明以穩定存款信心和金融市場。”張橋云表示,而瑞士信貸危機事件爆發后,瑞士央行和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迅速發表聲明,在今天瑞銀收購瑞信后,加拿大、英國、日本、歐央行、美聯儲和瑞士中央銀行表示將聯合提供流動性。

“這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意在向投資者傳遞確保金融穩定的決心。”張橋云表示,這次瑞信暴雷對歐洲銀行體系和金融市場沖擊巨大,這也是這些國家擔心進一步演化為更大范圍金融危機,危及金融安全的一種反應。

對于后期是否會發生系統性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張橋云解讀道:“我認為危機是否會持續擴大,取決于銀行體系是否出現較為廣泛的借款人違約與市場現金流動性是否匱乏。”

張橋云解釋道,目前來看這些問題銀行并沒出現借款人的廣泛違約,而更多是因為銀行自己的資產負債期限錯配導致了損失較大。這是這次銀行危機目前表現出的與2008年危機完全不同的重要方面。同時,也包括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從當前美聯儲及其他監管機構開出的“處方”來看,政府確保問題銀行的流動性充分供應。

“歐美銀行流動性危機對歐美銀行業產生了廣泛影響,降低了公眾對銀行的信任。但是,引發更大的系統性金融危機可能性很小。”張橋云說。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LV推出充氣夾克多少錢?lv是什么檔次?
  • 三星手機業務換帥是哪一年?三星手機為什么撤出中國?
  • 股票配資是什么意思?個人做股票配資違法嗎?
  • 數據中心機房是干什么的?idc機房主要用于哪些工作?
  • 周樂偉接班董明珠真的嗎?格力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嗎?
  • 小米技術委員會厲害嗎?米家是不是小米旗下的公司?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