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視角
從最初的自熱火鍋,到熱一下就能吃的魚香肉絲,再到東坡肘子、佛跳墻……這幾年,各類預制菜產品層出不窮。制作方便、營養美味的預制菜,正成為百姓餐桌上的“新寵”。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預計2026年突破萬億元大關。
所謂“預制菜”,就是通過預加工,提前把食材做成半成品或成品,食用時再根據需要配上各種輔料的菜品。便利是預制菜走紅的一大重要原因。經簡單操作即可入口的預制菜,很好地解決了不少上班族“想做飯卻沒時間”“想吃點好的又怕麻煩”的痛點。而且與以往不同,如今食品營養和加工工程、保鮮等技術更成熟,冷鏈物流、電商快遞等更普遍,各式各樣的預制菜可在更短時間、以更低成本送至千家萬戶。
一頭連著餐桌,一頭連著田間地頭。預制菜興起,不僅是居民消費升級的具體體現,也是“三產融合”、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消費者對預制菜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農副產品的綜合加工利用。越來越多的農產品轉換為預制菜品,能夠創造更多附加值,帶動產業融合發展、農民增收致富。從這個意義上講,發展預制菜,將為農業農村發展帶來更多可能,為地方經濟注入新活力。
給大家飲食帶來便捷的同時,預制菜產業在成長壯大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如標準不統一、質量難保證、種類單一、圖文不符等。其中不少問題經常遭到消費者投訴。長此以往,勢必影響人們的消費體驗,從而影響整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對此,整個行業要深刻反思,相關部門也應警醒。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做好預制菜這盤“菜”。
在守牢安全底線上下功夫。無論是原料生產采購、食材加工烹飪,還是物流運輸、市場售賣,各環節規范有序,方可保證菜品質量。相關部門與行業組織應盡快制定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明確行業準入條件,并通過公開通報、風險評估等級、引入社會監督等舉措加強監管,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在提升營養品質上做文章。預制菜復熱后,如何保證風味最大程度還原、營養物質最大程度保留,成為消費者普遍關心的問題。《2022年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61.8%的消費者認為預制菜的口味復原程度有待提升。相關企業要持續加大科研投入,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努力破解口感與風味復原、營養物質保留、質構保持等難題。
前不久,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首次明確提出“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近年來,廣東、福建、河南、四川、山東等多地出臺預制菜產業扶持政策,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隨著標準規范的不斷完善、人才隊伍的日益壯大、科研水平的穩步提升,預制菜產業定會駛入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讓消費者吃得更安心、更美味、更健康。(史志鵬)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