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環球微頭條丨最新國際支付:美元提升4.8%,人民幣卻下跌20%,發生了什么?
2023-03-20 20:03:06來源: 至味財經

根據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公布的數據,2023年1月各國貨幣在全球貿易的國際支付比例出爐。

今年1月,美元的國際支付比例達到40.12%,而兩年前美元的占比為38.26%,所以2年內美元比例提升了4.8%。

美元仍然是國際支付占比最高的貨幣,隨后是歐元、英鎊、日元,國際支付比例分別達到:37.88%、6.57%、3.15%,而人民幣排名全球第五,支付比例為1.91%,和2年前(2.42%)相比下跌20%。


(相關資料圖)

事實上,人民幣去年一度反超日元,成為全球第四大貨幣,然而此后又開始下降,如今在國際支付比例中排名第五。

即使和2022年12月相比,人民幣的國際支付比例仍然是下降的。去年12月,人民幣國際支付比例達到2.15%,今年1月跌至2%以下。

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人民幣都出現了下降,這些年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有目共睹,為什么支付比例還是下降了,究竟發生了什么?綜合分析,主要有以下3個原因:

第一,今年1月份是我國的春節假期,春節對于中國人的意義不言而喻,這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也是勞累一年休息調整的最佳時間,大部分的工廠、企業都會停工一段時間。

所以,1月份企業生產、人員到位比例都不高,經濟數據幾乎是全年墊底水平,外貿進出口數據也是較低的一個月份,進出口減少,人民幣的支付比例下降也是正常的。

第二,1月份也受到疫情的第一波沖擊影響,去年12月我國疫情防控有了很大的轉變,逐步放開,不再隔離和封鎖,隨后出現了疫情的第一波感染,大部分人感染后都在家休息。

很多企業、工廠的員工出現感染后,只能請假回家治療和休息,所以12月份的疫情沖擊對經濟活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1月份仍然有人陸續感染,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等都造成影響,所以對人民幣的支付比例有所下降。

第三,SWIFT系統中人民幣的國際支付比例被低估。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規模是非常龐大的,而且進出口貿易總額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國的貿易順差也位居世界第一,但人民幣國際支付比例只有1.91%,這顯然和我國的綜合國力不匹配。

SWIFT系統是全球銀行間的報文傳輸機構,是一個國際組織,并不對銀行賬戶進行劃撥,資金的清算和支付由其他系統來完成,比如,美國使用CHIPS來實現美元的支付結算,而我國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系統(CIPS)來實現結算。

雖然人民幣跨境系統(CIPS)的客戶規模與SWIFT還有很大差距,但是CIPS的發展速度非常之快,就當前國際形勢來看,只要給足時間,CIPS未來也可以形成很強的國際影響力。

此外,要繞過SWIFT進行貿易結算,除了CIPS這樣的替代系統,還可以通過雙邊貨幣互換等方式來實現。

目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使用人民幣的場景不斷增加,包括和澳大利亞、巴西的鐵礦石出口商使用過人民幣進行跨境結算,今年2月,伊拉克央行表示將允許對我國貿易使用人民幣結算,3月中國進出口銀行與沙特達成首筆人民幣貸款協議,人民幣國際化又邁出重要一步。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LV推出充氣夾克多少錢?lv是什么檔次?
  • 三星手機業務換帥是哪一年?三星手機為什么撤出中國?
  • 股票配資是什么意思?個人做股票配資違法嗎?
  • 數據中心機房是干什么的?idc機房主要用于哪些工作?
  • 周樂偉接班董明珠真的嗎?格力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嗎?
  • 小米技術委員會厲害嗎?米家是不是小米旗下的公司?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