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碧桂園負債中銀行及其他借款超1600億,哪些銀行借了錢
2023-08-17 18:00:05來源: 湘財Plus

碧桂園爆雷令外界大感意外。湘財Plus梳理碧桂園2022年報發現,彼時透露未動用的融資授信額度仍有2663億元,且獲得已獲得200億元的中期票據發行新額度。截至2022年末,碧桂園有息負債約為2713億元,其中銀行及其他借款占比達到6成,須一年內償還的借款占比37.66%。


(相關資料圖)

主要往來銀行25家銀行及其他借款占6成

碧桂園年報顯示,公司主要往來銀行共計25家,包括農業銀行、北京銀行、中銀香港、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建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光大銀行、廣發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浙商銀行、創興銀行、聯昌銀行、招商永隆銀行、恒生銀行、工商銀行、興業銀行、馬來亞銀行、平安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浦發銀行、渣打銀行、東亞銀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其中聯昌銀行、馬來亞銀行分別為馬來西亞最大、第二大銀行。

△碧桂園集團。

據年報披露,碧桂園嚴格監控借貸規模,總借貸從2021年的3179.22億元下降至2022年的2713.07億元,凈借貸比率從45.4%下降至40.0%。

2713.07億元的有息負債中,銀行及其他借款1625.40億元,占比59.91%,優先票據、公司債券和可換股債券分別約為706.55億元、323.19億元和57.93億元。

相較于上年度,2022年碧桂園的銀行及其他借款減少439.85億元,降幅為21.30%,其中須一年內償還的借款為612.05億元,占銀行及其他借款總額的37.66%,此外974.90億元、38.45億元的還款期限為一年至五年內、五年后,占比分別為59.98%、2.37%。

碧桂園表示,大部分銀行及其他借款以公司的物業、使用權資產、設備及公司股權投資作抵押,或由公司提供擔保。

△碧桂園楊惠妍。

年報還披露,碧桂園的銀行及其他借款主要按浮動利率計息。截至2022年末,公司總借貸的加權平均借貸成本為5.73%,較上年度上升53個基點,主要由于美國加息導致部分以浮動利率計價的外幣借款利率上升。

碧桂園當時透露,針對上述利率上漲的問題,公司已執行若干息率管理,其中包括嚴密監察息率的變動,利用利率掉期減輕利率風險,并于良好之議價機會出現時,為原有貸款再融資或訂立新的銀行貸款。

爆雷很突然融資授信額度尚未用完

湘財Plus注意到,碧桂園爆雷似乎有些突然。據年報披露的數據,2022年,碧桂園在全市場累計發行近百億元直接融資,獲得超十家銀行逾3000億元意向性綜合授信支持。碧桂園稱,這充分體現了監管層及金融機構對公司的認可與支持。

此外,截至2022年末,碧桂園未動用的融資授信額度為2663億元,且自2022年12月31日起至年報合并財務報表簽發之日,碧桂園已獲得約200億元的中期票據發行新額度。

△年報披露碧桂園未動用融資授信額度情況。

碧桂園當時直言,公司董事相信,根據現行的規定和條例,公司能夠續借或延長現有貸款額度,在需要時從這些未動用的融資授信額度中提取資金及發行中期票據或公司債券,同時還將以公司可接受的成本尋求新的債務融資和銀行借貸。

誰知不到半年,碧桂園被宣告爆雷。有媒體消息指出,碧桂園面臨階段性流動壓力,正在籌備債務重整,近期有望啟動相關程序,已聘請中金為財務顧問,主導重整事宜。

8月14日早間,碧桂園旗下11只境內債券暫停交易,擬于近期就債券兌付安排事項召開債券持有人會議,將穩妥推進各項風險化解措施。

碧桂園股價的表現上,自7月31日起已連續下跌半個月,8月至今降幅近50%,股價跌至1元以下,已淪為仙股,市值只剩221.1億港元。

統籌/新湘財撰文/湘財Plus

-END-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中國電信客服致歉!
  • 火花思維受邀參展“逐夢蒼穹”科技主題教育嘉年華
  • “李子園”即將迎來品牌煥新 為老牌國貨注入青春活力
  • 中央氣象臺:全國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件較好
  • 毛伊島大火遇難者遺體辨認困難,目前僅5名死者身份獲確認
  • 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