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劉冬莉
通訊員 余青
(資料圖)
原本準備購買克數黃金飾品,卻在銷售人員誤導下購買了一口價黃金;拿著999黃金換購,卻被金店以“純度不足”為由,以750黃金低價回收……近年來,關于黃金消費的糾紛時有發生。9月6日,武漢市江漢區市場監管局花樓水塔市場監督管理所(下稱“花水所”)召集轄區近20家黃金飾品經營商戶負責人,向他們宣傳《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提醒商戶加強信用建設、規范經營行為,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振消費信心。
約談現場
7日上午,市場監管人員現場檢查發現,部分商戶積極響應號召,已將一口價黃金飾品分區銷售,并對不合規標簽進行整改。花水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后期將持續通過明察暗訪等形式對相關商戶進行專項檢查。
市場監管部門約談金飾類商戶
8月18日,武漢市民阮女士在位于武漢江漢路商圈的某黃金品牌門店,花費6400元購買了一枚戒指和一條手鏈。阮女士稱,選購時,銷售人員承諾稱,這是一口價黃金飾品,購買后如果覺得款式不好看,可以拿回來換。幾天后,阮女士想把手鏈換成手鐲,卻被告知只能換“一口價”品類的。如果阮女士執意要換成克數黃金,也只能“以克換克”,不能按購買價格抵算,且要另外加收折舊費和工費。
阮女士這才發現,該店出具的質量保證單上,只標注了價格,并沒標注克數。她估算了一下,這條手鏈只有不到4克,算下來,每克價格竟高達1000余元。她認為,金店銷售人員在銷售時只含糊說了“都可以換”,卻未說明換購的條件和限制,誤導自己消費,涉嫌欺詐,于是撥打12315電話,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所謂的一口價黃金,是指以件計價的黃金飾品。這類黃金飾品因工藝較為復雜,單價中不僅包含了黃金的價格,還包括了較高的加工費用。有的品牌只標注了價格,沒有清晰標注一口價黃金飾品的凈重。如果銷售人員沒有詳細說明,很容易造成消費者誤解,從而產生消費糾紛。”據花水所工作人員王懿介紹,轄區共有金飾類商戶40余戶。今年上半年,該所共收到相關投訴約200余件,其中有不少是與“一口價”黃金相關的。9月6日上午,該所召集轄區相關商戶約談時,江漢區市場監管局價監科主任高紅武建議,商戶最好將一口價黃金飾品分區擺放,并在標簽上明確標注,讓消費者不用詢問,便可一目了然。如果無法做到分區明示,也應該在銷售中價簽外顯著位置告知消費者,一口價黃金飾品的具體克重、換購限制等,避免后期發生糾紛。
部分商戶已著手整改
極目新聞記者曾走訪武漢市多個珠寶專柜發現,幾乎所有品牌均有“一口價”黃金飾品售賣,且平均每克價格比克數黃金產品更高。(極目新聞曾報道)
記者還注意到,在這些門店柜臺里,很多一口價黃金飾品的價格標簽上只標注了價格,并未標注克重。消費者只有在接觸到商品后,才會在吊牌上看到其黃金克重,部分品牌甚至沒有標注克重。“這種不標識或顯著弱化標識對消費者不利的價格條件,涉嫌價格欺詐。”約談中,花水所副所長陳佩玲認為,根據《價格法》相關規定,經營者銷售、收購商品和服務,應當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明碼標價,注明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計價單位、價格或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情況。她提醒,一口價黃金款式漂亮、工藝更高,滿足了部分消費者追求精品的消費需求,但應將黃金價格與工藝價格分別標示,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市場監管人員對金店進行例行檢查
“顧客愿意走進我們門店,說明他們對品牌是認可的。我們將對照市場監管部門意見自查自糾,整改不規范經營方式,不辜負顧客信任。”約談現場,不少商戶明確表示,將積極響應市場監管部門建議,盡快整改。
9月7日上午,花水所市場監管人員在對轄區商戶例行檢查時,發現部分黃金經營商戶已將原本與克數黃金混放的“一口價”黃金飾品單獨分區擺放,并在柜臺上用標簽標注。
(受訪者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