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世界熱文:聚焦3·15晚會:食品醫藥成“重災區”,這些企業被“點名”|鈦度圖聞
2023-03-16 14:46:29來源: 鈦媒體APP

鈦度圖聞·第八十八期

策劃制作|鈦媒體視覺中心,編輯|劉亞寧,作圖|初彥墨

每年3月15日都是消費者維權的日子,已連續播出33年的3·15晚會也成了企業負面輿論集中爆發的時候。3·15晚會被大眾高度關注,因為它持續追蹤消費行業中不為人知的“潛規則”,直接曝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黑幕”。


【資料圖】

33年里,3·15晚會主題逐漸變化,從“消費質量提升”到“構建良好消費秩序”,每一階段的主題都透視出各個時代消費者面臨的不同問題。

在33年間曝光的169件事件數量中,哪些行業最容易爆雷?有哪些企業被點名?鈦媒體·鈦度圖聞梳理了從1991年-2023年的3·15晚會信息,帶你回顧打假歷程。

晚會主題不斷變更,從“消費質量提升”到“構建良好消費秩序”

央視3·15晚會始于1991年,33年里,消費場景不斷發生轉變。從1997年“世紀的力量”,到2023年“用誠信之光照亮消費信心”,3·15晚會的主題變遷,也在反映各個時代消費者面臨的不同問題,以及消費者地位的變化。

鈦媒體·鈦度圖聞統計歷年3·15晚會主題詞發現,出現了10次的“消費”是高頻熱詞,體現了3·15晚會主題聚焦消費的方方面面。除此之外,主題詞中更多提及“健康”、“力量”、“誠信”、“安全”、“責任”等,體現了晚會對消費環境的凈化以及對消費者的保護。

在這33屆3·15晚會中,每年晚會聚焦的主題內核也不盡相同,具體可以劃分為“消費質量的提升”、“消費者權益的表達”、“新消費生態的構筑”以及“消費秩序的共建共享”四類。

其中,主題偏向“安全、健康、誠信等消費質量的提升”的晚會數量最多,達10屆,這些晚會大都偏向于前期(2005年)的幾屆晚會;其次是主題偏向于“消費秩序的共建共享”的晚會,這些晚會大都偏向于近幾年(2017年后);而對于主題是“消費者權益表達”及“新消費生態共筑”的晚會數量相當,大都集中于2006-2016年。

曝光事件數量逐年上漲,食品、信息、醫藥安全成“重災區”

從2001年-2023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事件數量來看,3·15晚會每年曝光的事件數量處于明顯的上升趨勢。2004年以前,晚會曝光的事件數量保持在3-4個左右,隨著時間的推移,曝光事件數量也在逐漸遞增,至2012年達到最高點10個,之后略有回落,每年曝光事件處于7-9個;2022年,晚會曝光的事件數量達到歷年最高,有13件。

在這30多年來央視3·15晚會曝光的169件信息中,從衣食住行到化工、建材等領域,3·15晚會覆蓋了21個相關行業。其中,食品、醫藥以及信息安全行業是曝光的“重災區”,進入了行業問題前三名,分別曝光了20次、18次和17次。

在食品安全這一“重災區”中,因“原材料處置不當”和“食品添加劑濫用”曝光的事件數量最多,占比均達3成,比如,2001年,部分地區銷售的嬰兒配方奶粉沒有進口衛生證書,食品安全問題開始進入消費者視野;2012年,麥當勞食品掉落地面繼續使用,2020年,同是快餐行業的漢堡王又被爆出用過期面包做漢堡等件件引發輿論風波;2023年,香精勾兌“泰國香米”事件一經爆出,電商平臺就緊急下架香米香精,涉事企業也被連夜查封。

除了原材料問題和食品添加劑濫用問題,生產環境不衛生、保質期、虛假宣傳也是食品行業“暴雷”的原因。

此外,隨著移動設備的快速發展,信息安全問題也成為了“頑疾”。信息泄露案件最初“登場”于2008年,當年的“3·15”晚會曝光了垃圾短信產業鏈和分眾無線日發數億垃圾短信所引發的個人隱私泄露問題。此后,信息安全話題一直是3·15晚會的“常客”。

醫藥衛生行業被曝光的事件數量與信息安全行業旗鼓相當。其中,因“醫療物品質量問題”和因“虛假宣傳”而被曝光的多家藥物騙局等事件數量相當,均占比近4成;其次,因“醫療事故”原因而被曝光的案例占比近2成,比如“2005年珠海市婦幼保健院對病人因早產吸氧過量而導致雙目失明”的事故、“2009年南京一醫院違規為9個月大的女孩接種麻腮風疫苗,致其神經性耳聾,并且不可逆轉”的事故,件件觸目驚心。

知名品牌屢有違規操作,大眾汽車成點名率最高企業

除了曝光行業,3·15晚會也揭露了眾多大大小小企業,不管是市值過萬億的上市企業還是初露頭角的初創企業,不管是外企還是地方性民企,都曾上榜3·15晚會。

在央視3·15晚會曝光的169件信息中,按照公司類型來看,民企的點名率最高,遍布多個行業,食品行業的酸菜企業、交通出行的行業的小牛、歐派等電動車企業、珠寶行業的周大生等都曾被點名。其次是外企,比如知名科技品牌蘋果、尼康、諾基亞等,還有快餐行業的麥當勞、漢堡王以及汽車行業的大眾、路虎攬勝、寶馬等企業。而被點名的國企數量較少,僅是銀行及電信領域的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點名的企業中,大眾汽車上榜三次。從2013年的“大眾汽車雙離合自動變速器存在安全隱患”到2015年“大眾4S店售后故意虛報和夸大車輛故障,從中牟取暴利”再到2018年“大眾途銳發動機進水”,大眾汽車出現的問題頻繁登上3·15晚會,對大眾汽車的投訴也逐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據車質網數據,10多年來,大眾汽車被投訴的次數從2010年的166次一度上漲到2020年的7144次,上漲幅度高達43倍,之后有所回落,但2022年仍有3433條投訴。

如今,3·15晚會已不僅是一場晚會,更成為了消費維權的符號。消費問題不斷露出,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途徑也在逐步優化,從豐富同觀眾的互動渠道到政府監管執法機制的完善,都旨在為消費者營造一個良好的消費生態環境。隨著時代的發展,消費者權益將逐步得到保障,消費環境也將逐步得到優化。不過,最根本的應該是商家自審自查,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危機。

數據來源:央視3·15晚會相關信息、人民網、車質網。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房貸延期需要手續費嗎?房貸延期怎么辦理?
  • 網貸逾期了可以協商延期嗎?網貸延期最長多久?
  • 山東棗莊女子銀行存100萬5年后剩1塊錢 銀行存款丟失案例如何處理?
  • 吳亦凡關聯公司僅剩1家存續 明星塌房違約金能賠得起嗎?
  • 華爾街英語學費可以退嗎?培訓機構不退費去哪里投訴?
  • 全國首例證券集體訴訟案宣判 康美藥業訴訟多少人起訴?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