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黃哲雯 通訊員 衛斐
中國農業科學院3月15日發布消息稱,近日,該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發掘與創新利用創新團隊研究發現了一個來自野生稻的新的基因位點,可以提高栽培稻粒長和粒重,揭示了新的水稻粒長調控途徑,為水稻育種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基因資源。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植物生物技術(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等項目的支持。
野生稻中豐富的等位變異一直是栽培稻育種的基因庫。水稻馴化過程中,大量影響產量的優異基因位點被人工選擇聚合在栽培稻中,因此絕大多數栽培稻種子比野生稻種子大得多。目前,仍有研究表明在野生稻中存在可提高產量的數量性狀基因座。
據介紹,該研究團隊首先構建了一套覆蓋野生稻基因組的染色體片段置換系,利用這套野生稻遺傳群體,精細定位到一個與粒長相關的基因位點GL12。該基因在秈稻群體中僅有少量的野生稻基因型,平均粒長顯著增加。
實驗表明,野生稻GL12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和轉基因過表達株系的粒長、粒重均有提高,且粒長和粒重的增加呈正相關,敲除該基因后粒長、粒重恢復至親本水平。
研究發現,GL12提高了穎殼細胞的長度以及授粉后的灌漿速度,影響了水稻粒長相關基因的表達水平,可直接靶向激活水稻中粒長關鍵生長調節因子的轉錄。該研究為野生稻資源的創新利用,以及水稻粒長相關調控途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