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聚焦 > 正文
深圳集成電路產業筑鏈成勢 產業新空間建設按下“快進鍵”
2023-06-27 12:50:19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近日,21記者走進深圳寶龍上井半導體與先進制造業產業園項目基地,入眼便是一片如火如荼的廠房建設場景,施工機械和人員穿梭其間,與深圳六月火辣的天氣交相呼應。

該產業園區的項目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本項目建設落成將會對深圳東部集成電路產業鏈、創新鏈進行有力補充,進一步提升龍崗區集成電路產業核心競爭力”。

進入到六月以來,深圳以產業空間支持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發展進入加速期。一方面,潤鵬半導體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FAB主廠房首塊筏板基礎順利澆筑,其他半導體與集成電路制造項目也在有序推進。另一方面, 深圳政府先后行動,推動產業空間補齊產業短板,6月6日,深圳市福田區科技創新局印發《深圳市福田區支持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和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產業集群發展若干措施》,6月14日,深圳市20個先進制造業園區土地整備暨“工業上樓”項目現場推進會舉行。


(資料圖片)

但是在加速推進半導體與產業集群進程中,多位業內專業人士向21記者表示,增加產業鏈之間的黏性是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建設的關鍵,對此,需要產業園區一方面圍繞產業鏈招商,另一方面增加產業配套建設。此外,加強以全產業鏈為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培養也是產業發展需要關注的重要要素。

補短板進入加速期

近日,深圳市福田區科技創新局印發《深圳市福田區支持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和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產業集群發展若干措施》,新政第一條即提出以政府物業、社會物業租金減免的方式,為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建設提供產業空間支持。

緊隨其后,6月14日,深圳市20個先進制造業園區土地整備暨“工業上樓”項目現場推進會舉行。在20大先進制造園區中,有六大先進制造園區布局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

在產業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深圳為何不斷地為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加注產業空間杠桿?

其實與灣區缺芯有關,一直以來,灣區在芯片市場需求廣闊,業內一直有“全球近60%的芯片市場在中國,中國近60%的芯片市場在珠三角”的說法,深圳更是進口芯片最多的城市,擁有一批應用芯片需求量大的企業,比如華為、騰訊、大疆、比亞迪等。

但是與巨大需求相對,深圳的造芯產能一直不足,在芯片制造領域,2021年3月,中芯國際才宣布將在深圳投資建廠,填補深圳造芯空白,據中芯國際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報告,中芯深圳已進入量產。

但是深圳對芯片產能的強大市場需求僅僅通過中芯國際一家很難滿足,所以促使深圳需要加快補齊造芯短板。同時,強設計的產業優勢也可以為深圳提高芯片產能提供良好的基礎。

華芯金通半導體智庫創始人吳全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深圳有條件有需求是造芯補齊產業鏈的內生性驅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補齊芯片制造,也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深圳在芯片設計環節的優勢。吳全以芯片產業涉及的作業活動與環節向記者解釋:“芯片制造環節也有許多設計作業活動,制造環節的設計強調的是根據現有材料如何更好的發揮其效能并滿足應用需求,所以制造環節及其能力的提升,才意味著設計能力,尤其產業鏈能力的實質性提升”。

增加產業鏈黏性

寶龍上井半導體與先進制造業產業園,作為20大先進制造園區—深圳龍崗區東部先進制造園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到該項目是龍崗區“工業上樓”試點項目,是全市首個通過城市更新路徑完成“三審一簽”審批流程的項目。項目計劃分兩期開發,一期工程已正式開工建設,二期工程計劃今年底開工。

對于如何擴大招商吸引力,推進產業集群建設?

該項目負責人表示,“增加產業鏈之間的黏性是產業集群建設的關鍵”。

對此,產業園區主要采取兩方面舉措,一方面是圍繞鏈主企業招商,一是圍繞園區附近的產業鏈行業龍頭企業招商,如方正微電子、深愛半導體等公司。二是重點招商可以帶動具有行業引領的鏈主企業。

另一方面,針對產業鏈上不同階段企業的需求配套做加法。項目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提前針對于半導體與集成電路企業、設計單位、產業顧問充分溝通,在企業重點關注的廠房建設上,特別是動力設備空間與生產輔助用房,為對應企業充分預留條件。

針對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專業園區的配套建設,一位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公共服務平臺也是重要配套”,他指出在搭建公共服務平臺需要明確產業鏈分布,利于產業鏈黏性搭建,因為不同的制造環節需要搭建不同的公共服務平臺。比如以封測為主導的園區,需要搭建公共服務測試平臺;比如設計園區,需要配套知識產權保護平臺。

此外,該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表示,在產業集群建設中,專業園區建設需要從整體產業需求角度規劃建設,要同時滿足企業聚集、人才聚集、平臺聚集、服務聚集等企業發展的共性需求。

增加復合型人才培養

吳全認為,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人才配套建設上仍有優化空間,主要體現在人才培養結構上仍存在偏差。

他表示,“在半導體的制造方面,更需要的是懂材料、懂設計、懂生產的復合型人才”。目前我國關于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的人才培養主要集中在集成電路方向,側重于強調集成電路設計。

吳全將半導體制造過程中對人才的需求形象地比喻為廚師做菜,“一個不懂食材的廚師如何能夠做出美味的飯菜呢?”他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實際上,深圳在培養集成電路復合型人才上擁有不小的優勢。例如,包括南方電子科技大學、深圳大學在內的一批出色的本地高校,都設有集成電路相關專業。為此,他建議增加半導體材料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其實不止于深圳,我國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在這部分方面都有缺失”,他對記者說。

據了解,深圳在《深圳市培育發展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政策中,有提出加快建設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高質量人才保障體系,包括高端人才引進、 政產學研聯合培養等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等。但是對復合人才建設的具體支持政策待進一步明確、細化。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寶龍上井半導體與先進制造產業園等一個個園區落成,深圳在補齊制造短板方面,正在迎來新的加速時代。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全球觀天下!圖靈波浪看市6.27-原油短期震蕩維持低多(附BTC)
  • 全球今熱點:U8實車陸續現身,或9月上市
  • 上天貓搶好房 “一元秒殺一平方”7月17日再次開啟
  • QQ同步助手怎么修改密碼  QQ同步助手修改密碼方法
  • 環球觀察:上海高考優秀考生分享心得!這兩位男生說學習能力和方法很重要!
  • 德生堂通過港交所聆訊,韌性成長領跑大健康賽道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