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于睿寅
編輯丨馮小
“兄弟們去世紀公園應聘教練啊!”在上海海港1-3不敵河南隊,吃到一周內第二場敗仗的這個晚上,恨鐵不成鋼的球迷在某體育社區的球隊專區中這樣吐槽。
(資料圖片)
同為上海中老年群體噶塞胡(滬語中聊天,閑談之意)的圣地,浦西的人民公園開設有歷史和傳統悠久的“相親角”,但似乎未聽說浦東的世紀公園以擺攤子招工而聞名?原來,還要感謝蔡慧康。“被喊下課,那只好期待你拿著戰術板來世紀公園應聘了。”
接連兩次災難性公關,蔡慧康把自己推上了風口浪尖。
這段話摘自上海海港隊幾天前主場2-3不敵泰國巴吞聯,無緣亞冠正賽的那個夜晚,蔡慧康發的朋友圈。這個根正苗紅的海港元老,再踢不了幾年就要實現“一人一城”神話的34歲上海大塊頭,操著陰陽怪氣的口吻,刀刀直戳那些因為不滿球隊表現(當然,捎帶著也會不滿當值主帥判罰)而轉過身去、背對看臺的海港球迷們。
蔡慧康朋友圈“修燈泡”的梗,犯了眾怒了。
這段致命的朋友圈吐槽中,比“世紀公園”流傳更廣的網梗,是“修燈泡”。蔡慧康聲稱,兒子問他這一幕的含義時,他解釋說“他們可能在查上面哪個燈泡壞了”,還強調說,這是一句“白色謊言”。
朋友圈截圖一公開,遭遇背刺的海港球迷群體瞬間炸開了鍋。8月22日是中國傳統的七夕佳節,上海夜間下著不小的雨,他們依舊興致勃勃、攜家帶口地奔向離市區并不算近的浦東足球場(相較于原先的八萬人體育場,以及申花的虹口主場來說,真遠)。吃了一肚子怨氣,還要深更半夜搭14號線回去也就算了,到頭來還被自家核心如此羞辱式地造梗,儂撒意思?
此梗已經發酵,已有球迷自制周邊反戈一擊。
一點也不“模子”,一點也沒“腔調”,球迷出離的憤怒迅速就超越了輸球本身。球隊顯然還是想平息事端,大事化小的,不然也不會專門派風口浪尖的蔡慧康在這輪中超聯賽賽前參加發布會。可事實證明,場子又被他給砸了。沒有等來哪怕是一句像模像樣的道歉,反倒是火上澆油地添上了兩句:“當時我還是很激動,很憤怒,我想向全國球迷道歉”“我的不當言論和不當言論。全國各地的球迷都在為這個悲傷的日子增添色彩”。
乃么好了。(除海港球迷外的)全國球迷,以及海港球迷本身,誰也領會和消化不了蔡慧康的立場和態度。此處疑似還是有梗的——2010年上海成為世博會的東道主,彼時的上海領導們主打一個“上海是全國人民的上海”的口號。當年20出頭、青春大好的小蔡,怕是沒想到人到中年的某一天,還有給全國球迷道歉的機會。
事已至此,似乎除了暗搓搓地贏球并把面子掙回來之外,沒有其他的化解之法了,路都被自己堵死了。其實這時候,我倒挺建議他深入“敵營”,和本賽季境遇更加不如意的吳金貴指導學習學習的。一樣是遭遇了自家球迷的噓聲乃至倒戈,人家就挑著3-0拿下軟柿子深圳隊的機會,攜一眾隊員來到場邊給“藍魔”群體們道歉。抄起大喇叭,態度真誠,言辭懇切,頭勢清爽——雖說幾乎一句有實質意義的都沒聽見,但人家態度擺著。伸手不打笑臉人,雖然金貴笑不起來。
李秋平、吳金貴是上海“老克勒”的模樣,頭發打理得一絲不亂,言談舉止溫文爾雅。
即便落魄了,大不如前了,但起碼的腔調還是要有的,這是滬上老派體面人的做法。舉個例子,你要在上海打車看到50歲往上、本地爺叔在開差頭(滬語中開出租之意),那標準的模樣應該是工作服一穿,白手套一戴,等客人時哪怕幾分鐘的空閑,也會拿出小鏡子小梳子來,把頭發理得油光水滑、一根不亂。這是從摩登時代(“魔都”稱號亦是由此而來)就傳承下來,刻在DNA里的講究。你再回想下吳金貴、李秋平、沈富麟,出生在1960年前后上海“三大球”的代表性教練,贏球輸球,是不是都是這副模樣和儀態?
但在競技賽場上,承認失敗這件事實在太微妙了,尤其是對于血氣方剛的運動員來說。如果說蔡慧康第一條朋友圈還是因為太過上頭,那之后發布會的“向全國球迷道歉”,那就堪稱災難式救場了。上港集團偌大一個國企,居然也沒有媒體和公關部門指導一下嗎?球迷畢竟也是衣食父母,蔡慧康若覺得沒有“哄”的必要,大可緘默就行了,或者像吳指導那樣贏了球再來找補?但千不該萬不該,“修燈泡”這樣的爛梗已經流傳出去了,而且還是出自全隊為數不多的,出生成長在上海的本地球員口中。
我們稍微超脫一下體育,往大的文化、精神層面說,解決此類困境的“上海辦法”應該是怎樣的?熟悉上海上世紀歷史(尤其是民國歷史)的朋友,應該對“乃伊組特”這樣不動聲色的狠話不會陌生。這描繪的是當時上海灘上幾個頭部黑幫集團大佬辦事兒的風格——哪怕是遭到了羞辱,你絕對不會看到他們親自下場對線,而是文質彬彬、輕聲細語做一個手勢,讓自己的團隊把敵對集團干掉。灰飛煙滅,深藏功與名。總結起來八個字——不說狠話,不辦軟事。
當然,在這個語境下,所謂的敵對方當然不是說球迷,而是蔡慧康們本應該在場上拿下的每一個對手。
更何況,誰是嫉惡如仇般真的要罵你呢?上海球迷的怨氣,大抵也都像是“戇”“十三”這樣并無特別針對性的口頭語,說過就算,仇不隔夜,一致對外,一致向前。90年代最輝煌的那段日子,徐根寶不也被罵過“草包”嗎?外人眼中上海人的“斤斤計較”,更多時候并非用于內耗,而是為自己利益的爭取。
從上面說的幾位滬上老帥代表的“老克勒”一代,到范志毅這代出生在1970年前后的上海球員——那個年代“上海小寧”與球隊之間(當然,那時候頂級聯賽里只有申花)的血脈聯系,在如今的時代環境下怕是很難找出來。但這并不意味著,球迷和球員之間沒有嚴重的齟齬。范志毅自己就在一檔節目中回憶說:“(踢得)臭的時候你也知道,虹口足球場全部是罵,‘徐根寶草包’,‘范志毅XX’。(我對球迷說)要看看,不要看,你可以看電視劇。”
徐根寶和范志毅脾氣也都很火爆,但決不會站到球迷的對立面。
要說脾氣臭,徐根寶、范志毅,哪個不比如今的蔡慧康們火爆?但經常對著裁判、媒體、對手乃至足協官員毫不留情面的“范大將軍”,面對直播時要被消音的侮辱語匯,最耿直的回應也無非就是上面這句了。一方面,彰顯了自己的立場和脾氣,畢竟成績說到底是球員踢出來的;一方面,非但體現了“少看球,少生氣”的關懷,還給了球迷看球之外的選項——那個年代,的確是上海電視臺和東方電視臺電視劇的黃金期。
以至于到后來,他那段值得全文背誦的經典輸出中,哪怕是最打中國男足臉的那句“臉都不要了”,你也聽不出絲毫的陰陽怪氣,瞧不見任何的齜牙咧嘴——我就是這么想的,我也這么說了,陳述了一個誰都不愿意說的事實而已。
也同樣套用那段話,我基本能想見,如果范志毅遇上蔡慧康式的情景,他大概會在賽后奔向場邊那條“不狂不放不申花”的藍色標語,然后雙手做拜佛狀:“好了背過身就背過身吧。儂覅罵三罵(滬語中你們不要罵人之意),我就謝天謝地了!”
“謝天謝地了!”
鐵漢柔情,甚至帶著些無厘頭式的自嘲。估計背過身去的球迷,已經在暗暗忍不住偷笑。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tp錢包官網下載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