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1995年出生的湖北小伙兒牛明智從湖北黃岡老家來到杭州,將對騎行的熱愛灑在了取外賣和送外賣的路上。如今的牛明智是一名餓了么藍騎士、杭州物流配送站站長,并且成為首批獲認證的“網約配送員”中的一員,“大多數人對這個職業認同度不高,職業前景和想象空間沒有那么大,但現在我覺得可以打消一些顧慮。”牛明智說。
外賣騎手伴隨著外賣行業的發展而誕生,且群體規模不斷壯大。他們穿梭在城市之間,支撐起如今已成為城市生活剛需的“到家經濟”。如今像牛明智這樣的外賣騎手有了屬于自己的新職業名稱——網約配送員,一輛摩托車、一個安全頭盔、一個保溫箱構成了無數個體,只要他們的剎車聲響起,就意味著又有人可以吃上熱騰騰的飯菜了。
從外賣小哥到“網約配送員”
2017年,當了七年廚師的牛明智從武漢的一家飯店離職,離職后騎行3800公里走318國道去西藏,隨后決定移居至杭州打拼。初到杭州,牛明智就看到了一個能將騎行進行到底的職業——網約配送員,也就是俗稱的外賣配送員。就這樣,在做一線配送員期間,牛明智配送了近8000單。
起初,他和大多數騎手一樣,不好意思問路、與顧客和商家溝通困難、走錯路、配送延誤。“對于配送員來說,平時遇到的困難主要是來自顧客的不理解,因為有些騎手就是嗓門比較大,顧客會認為配送員服務態度差而給差評。”牛明智說起這段經歷時仍記憶猶新。
四年里,牛明智碰到了形形色色的商家和用戶,有笑臉也有冷眼,因此總有人中途放棄,但牛明智足夠幸運,在成為外賣騎手后的一次經歷成為促使他走到今天的動力。“外賣騎手很頭疼的就是碰到惡劣天氣,準時配送難度很大,并且配送過程中也很容易發生各種意外情況。我開始跑單不久就遇上了暴雨 ,交通情況很糟,人也非常慌亂、狼狽,在配送一單米粉時不慎摔倒,米粉也被摔灑。本以為用戶會退單,但用戶不僅沒有責怪反而關心我的安全”,牛明智說,“雖然在工作過程中有很多不愉快的經歷,但一次好的經歷就能讓我堅持下去。”
也就是靠著在工作過程中接觸到的善意,讓牛明智開始投入更多的心力在外賣配送工作上,在做外賣小哥僅三個月后就成為了隊長,半年后成為站長,牛明智的接連晉升也讓他在外賣配送員這個職業中不斷增加自身的成就感。如今他已然成為第一批成功獲得“網約配送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初級證書的配送員之一,這也讓他對自己、對自己的職業更加有信心,同時也打消了他的親朋好友之前曾對這個職業的質疑。
配送員不僅單純“跑腿”
牛明智作為外賣配送員如今擁有了自己的職業名稱,這其實離不開數字經濟驅動下餐飲行業的變革。餐飲數字化改變了傳統餐飲行業的發展模式,也正是這種變化催生出了新職業,與此同時網約配送員這一群體的不斷壯大又促進了“到家經濟”的發展,讓“送到家”成為越來越多餐飲以外傳統實體企業數字化變革的開端。
早期,“外賣”其實就是餐廳為周邊消費者提供的送上門的增值服務。這種服務形式由來已久,起初消費者可通過直接撥打餐廳電話讓餐廳把菜品送上門,這種方式在有外賣平臺之前早已是餐飲行業的“常規操作”。當時,很少有餐廳會設置單獨負責外賣配送的工作人員,負責外賣配送的通常就是餐廳內的普通員工。這些員工仍然以店內堂食工作為主,閑時負責店內外賣訂單的配送,這種原始的外賣運營模式雖然能提供送餐到家的服務,但效率其實非常低。同時,餐廳可以承擔的訂單量是有限的,可配送的范圍也因配送人員的限制十分有限。
另外,當時的消費者也并沒有形成訂餐的消費習慣,因此外賣這一服務形式雖然存在很長的時間但卻并未能形成規模化發展。
2008年,餓了么的誕生為餐飲外賣規模化發展以及餐飲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新的機會。餓了么將能夠提供餐飲外賣服務的餐廳集結起來,再通過線下地推的方式讓更多的有訂餐習慣和需求的人成為餓了么的用戶。起初,外賣平臺的配送環節也以商家自配為主,隨著訂單量的不斷提升,一些商戶尤其是連鎖餐飲企業也開始嘗試建立自己的配送團隊。這個過程催生了以配送外賣為主的眾包配送平臺。這期間,不少企業在供應鏈、配送上無法形成完整的閉環或者成本壓力過大,逐漸放棄自建配送體系,選擇加入第三方外送平臺。而餓了么就是在2015年成立了自有外賣配送體系,開始建立起“自營+眾包”的自有物流團隊。
外賣平臺成立自有物流團隊,意味著外賣配送員開始成為平臺發展的剛需,外賣配送員這一職業應運而生,并逐漸壯大成近千萬人的職業群體。牛明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這個行業的發展以及外賣配送員群體的不斷壯大離不開平臺的技術支持。平臺的物流配送系統的成熟和發展能夠從一定程度上降低配送難度,幫助配送員做路線規劃等,但騎手規模的壯大同時也意味著競爭的加劇,因此對配送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臺可以給我們一些時間或者路線的提示,但配送員自身也需要在配送的過程中了解不同商家的出餐速度、不同道路的路況以及社區、寫字樓的配送要求,這樣才能有效提升配送效率”。
在牛明智看來,如今的外賣行業早已不是把餐送到家那么簡單,配送員可配送的商品種類越來越多,工作強度和難度也和當初的外賣配送不可同日而語。未來隨著平臺的擴張、技術手段的發展,外賣配送也將進一步發展,“網約配送員”這一職業群體的能力和素養也要隨之提升。
新職業向陽而生
“十四五”期間,經濟社會轉型帶來一些新職業的興起,外賣行業踩在數字經濟發展的脈搏上,承載著上百萬外賣騎手的就業。如今外賣騎手隨著“網約配送員”這個名稱的誕生成為城市中的新職業,這既是外賣行業從野蠻生長到日益成熟的標志,也是對這個日益壯大的群體的認可。
牛明智非常清楚,他現在所從事的“新職業”其實是行業、社會進步變革過程中產生的新機遇。在跑單的過程中,他感受著消費者消費習慣和喜歡的變化,也感受到餐飲商戶運營方式的調整。
“消費者已經習慣使用外賣平臺了,不只是訂餐,大家還用外賣平臺買很多東西,也喜歡用跑腿服務,我們也不僅僅是外賣配送員了,是真的成為了‘網約配送員’”,說到此處,牛明智臉上帶著自信和成就感。配送品類的多樣化、平臺的橫向擴張、配送員隊伍的壯大正在承載起更多的城市功能。
“網約配送員”對于消費端而言,把城市中的餐廳、菜市場、藥店、寵物店等門店搬到了消費者家門口,對于商戶端而言,又把門店之前可經營的范圍擴大到3公里、5公里甚至整個城市。2020年12月,首批“網約配送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已發放,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可享受所在地的技能人才政策,包含政府培訓補貼、積分落戶加分和個人所得稅專項抵扣等。牛明智是當時獲得該證書的一員。在他看來,這個認證讓自己對這一職業有了新的認知,同時也給他的生活和心態帶來了新的變化。
一聲“小哥”,是消費者對網約配送員們的尊重與認可;技能等級的認定,是網約配送員群體就業質量的提升。這些變化,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孕育著國家的發展。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