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暑期,這群00后直面歷史創傷
2023-08-25 08:34:36來源: 金臺資訊

先用碘伏擦拭消毒,再用酒精脫碘,最后用無菌敷貼或繃帶將創口包扎起來,這個暑假,這樣的清創動作被曹垣興和他的隊員們重復了很多次。他們一邊清創,一邊詢問老人疼不疼,回答往往是“一點都不疼”,但是曹垣興能從他們臉上看到疼痛難忍的表情。

老人是生活在浙江省麗水市的侵華日軍細菌戰受害者。這個暑假,麗水學院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曹垣興和麗水學院其他8名同學組成暑期實踐隊伍,為這些老人清創,并提供其他無償的醫療服務。他們把這個暑期社會實踐項目命名為“銘記歷史,恤治瘡痍”。

從30多名報名學生中篩選出了9名


(相關資料圖)

“要不是因為校門口的‘賣書老人’,我對細菌戰的歷史和受害者其實了解得并不深”,今年20歲的曹垣興來自河南,對麗水的這段歷史并不了解。

去年冬天,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推著滿滿一小車《侵華日軍細菌戰在麗水》出現在麗水學院門口。“您想了解麗水往事嗎?”借著昏黃的路燈,小車上方紙牌上的這句話吸引了曹垣興的注意。他走上去和老人攀談了20分鐘后才知道,麗水還生活著不少因為80多年前那場戰爭而飽受“爛腳病”折磨的受害者。

這位賣書老人名叫莊啟儉,是細菌戰受害者家屬,也是麗水市侵華日軍細菌戰受害者史料研究會會長。

1940年到1944年間,侵華日軍公然違背國際公約,在中國廣大地區發動細菌戰。資料顯示,麗水是侵華日軍細菌戰的重災區之一。

80多年過去,戰爭的影響仍未消失,日軍在麗水發動細菌戰時使用最多的是炭疽桿菌。在合適的溫度和濕度下,該細菌活性可以保持40年以上。一般情況下,炭疽桿菌會經過細微的傷口進入人體,使人患上皮膚性炭疽傷口,潰爛、發臭是其典型癥狀,嚴重的甚至要截肢。

莊啟儉出售的《侵華日軍細菌戰在麗水》共計41萬字,是以他為代表的一群麗水當地普通人,走遍市井鄉野,對那段抗戰痛史中日軍犯下的累累罪行持續調查20多年的成果。

這偶然的一次聊天,在曹垣興心中埋下了種子。“我一定要為這些受害者老人做些什么。”

他沒有想到,很快就有機會把這個想法付諸實踐。今年早些時候,麗水學院醫學院教師王久鵬就開始招募2023年暑期社會實踐團隊。

事實上,去年王久鵬就招募了一支由醫學院10名學生、兩名教師組成的團隊,定期上門為當地細菌戰受害老人清創消毒。“希望學生們可以利用醫學專業技能,為這些受害老人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

得知社會實踐的內容后,積極報名的響應者不少。曹垣興第一時間報名,并聯系身邊有熱血、有責任、有擔當的同學也加入進來。“今年的報名人數比去年多,我們最終從30多名同學們篩選出了9名。”王久鵬說。就這樣,一支名為“銘記歷史,恤治瘡痍”的9人團隊接過了學長學姐們手中的“接力棒”。

“他自己喝井水,卻給我們準備了礦泉水”

2022年暑期實踐伊始,團隊成員憑借書籍文獻及互聯網工具查詢到麗水在世細菌戰受害老人現狀,并在社區有關部門的幫助下與老人們取得聯系,根據各位老人的住址制定訪問路徑。

今年,莊啟儉為團隊提供了很多幫助,其中包括歷史資料以及很多受害老人的地址。“老人們住得比較分散,莊會長幫我們少走了不少彎路。”曹垣興介紹。

在了解完老人們的相關情況和病情后,王久鵬安排了幾名教師對團隊成員進行清創包扎和無菌操作等技術培訓。

他們的重點關注對象是那些住在農村的爺爺奶奶。曹垣興說,“這些老人居所交通不便,無法經常下山就醫,再加上家境貧寒,需要帶著傷口下地勞作以維持生活,導致傷口頻繁感染潰爛,難以痊愈。”

除此之外,他們自身或家人不能正確幫助換藥以及清創不到位,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曹垣興記得一位住在白竹村的老人,此前一直堅持每天使用食鹽泡水,為自己清理傷口。“老人們十分需要專業醫療人員的支持和幫助。”

第一次掀開老人的褲腳清創時,腐爛的傷口和惡臭的味道讓曹垣興深深震驚。“有時候剛來到門口,我們就能聞到傷口潰爛導致的臭味。”完成清創消毒后,團隊成員們會坐下來陪老人聊聊天。

一位78歲的老人令曹垣興印象深刻。這位老人的老伴患有心臟病,當大家走進他家跟他交流時,他的老伴“看到有人來家里又激動又高興,導致她說話時都有些氣喘吁吁”。曹垣興能感受得到,這些老人是很需要陪伴和關心的。

和藹可親、面容慈祥、眼神清亮,這是曹垣興對這些老人的印象。盡管家中簡樸,但是“他們會端出新鮮的西瓜、桃子來招待我們,這些水果可能是他們平時自己都舍不得吃的”。

曹垣興記得有一次,志愿者們來到一位老人家里,狹窄的房間內只擺得下一張床和一個電視,9名同學甚至不能一起進入房間。但是“這位老人自己喝井水,卻專門給我們準備了礦泉水”。就是這樣一群淳樸、善良的老人,讓隊員們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且有意義的。

一次的消毒并不能解決問題,曹垣興表示,潰爛的傷口需要長期堅持消毒,隊員們會教給老人專業的消毒方法,并為他們留下酒精、碘伏、棉簽等消毒用品。

“在世受害人已不足10人,再不做就來不及了”

今年,當隊員們按照之前的地址,回訪幾位去年師兄帶隊探望過的老人時,卻發現他們有的已經搬家,有的已經去世。幾次“無功而返”的經歷,讓曹垣興和隊員們意識到,不僅要用醫學技術幫助這些受害者老人,并且要讓更多人了解、記住老人傷口背后那場戰爭。“我們要和時間賽跑。”

因此,這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除了幫助老人們清創外,又有了一份新的工作內容,他們開始向人們普及細菌戰的歷史。曹垣興和隊員們堅持走訪,并將他們的所見所聞用文字、照片等形式記錄下來,將受害老人的故事與侵華日軍細菌戰的相關史料,通過展板、講述等各種形式,在學校、社區、公園義診現場向人們介紹。

他們還在網絡平臺建立起“恤治瘡痍——麗水實踐團隊”的賬號,通過圖片、文字、視頻等形式,“向網友講述細菌戰的歷史”。

在賬號最新發布的視頻中,團隊成員在縉云中學進行宣講,邀請他們填寫問卷;向燈塔小區的老人發放宣講小冊,為他們講解這段歷史,老人們都聽得很認真。

曹垣興記得,一位80多歲的老爺爺站在展板面前十分憤慨。“他是抗美援朝的老兵,跟我們講了很多麗水的歷史故事,表揚我們00后是有擔當的一代人,叮囑我們千萬不要忘記歷史。”

據曹垣興介紹,據麗水市侵華日軍細菌戰受害者史料研究會在2021年12月份的走訪與統計數據顯示,當地細菌戰受害老人從2016年的150余名銳減至30余名。去年年底,該研究會在向受害老人發放慰問品時統計,僅不到30名受害老人存活于世,而現在,已經不足10人。“再不做就來不及了。”

“恤治瘡痍——麗水實踐團隊”賬號發布的視頻吸引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得知隊員們都是自費購買藥品和醫療器材,義務為老人提供醫療服務后,有人在賬號后臺私信曹垣興,表示想為他們提供資助,曹垣興都一一謝絕了。“學校很支持我們的活動,校團委和院團委后續會為我們報銷經費。”但是看到熱心網友的留言,隊員們還是很感動。

在視頻下方,有些年輕網友給他們留言“我現在才知道,麗水還生活著這些在細菌戰中受害的老人。”“因為你們的視頻,我第一次了解了細菌戰的歷史。”……看到這么多的留言,曹垣興說,我們的目的達到了。

曹垣興和隊員們已經做好了開學之后的活動計劃。盡管醫學專業學生的課程排得很滿,但他們還是想盡可能抽出時間上門為老人清創。“開學后,我們準備每個月探訪一到兩個老人。”曹垣興說。

事實上,幫助細菌戰受害老人的不止麗水學院這群00后,麗水市中心醫院也有一支由專業醫護人員組成的“白翼”志愿者服務隊,從9年前開始,他們便堅持上門為侵華日軍細菌戰受害者老人清創。曹垣興說,同濟醫院的一名主任醫生在看到他們發布的視頻后,于8月9日專程來到麗水探望這些老人,并組織了部分老人到上海接受免費治療。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曉)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愛運動,樂參與!這個少兒空手道邀請賽舉行
  • 以尊醫重衛守護醫者仁心
  • 七夕釋放消費新活力 滴滴網約車訂單上漲41%
  • 快訊 | 人福醫藥:上半年歸母凈利潤13.24億元,宜昌人福非手術科室銷售收入增長約57%
  • 海關稅政調研助企降成本,三年減稅超10億元
  • 污水管材質種類(污水管材質)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