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張建華:助貸將成為大型互聯網平臺布局的細分領域
5月21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金融發展與監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張健華在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表示,助貸作為金融機構和第三方科技企業優勢互補,提升機構獲客、風險管理能力,合作開展信貸業務的重要模式,在金融科技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將成為大型互聯網企業平臺布局的細分領域。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金融發展與監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張健華
“這種業務形式在歷史上實際早已有之。”張建華介紹,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國外就有信用卡和公司及一些商業機構合作,目的更多在于獲客引流。現如今,隨著AI、區塊鏈等技術深度發展,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信貸業務的模式、流程和一些標準,同時信貸業務自身的發展也達到了更大規模,在這一背景下,對信貸業務現有的模式進行規范和調整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數據顯示,刨除對公業務,只看零售端,當下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通過助貸模式的合作業務已經超過了3萬億人民幣。“現在助貸,第一個金融業有需求,第二個平臺機構有動力,因為這是它容易變現的最快的方式,數據流量變現和金融機構合作是最便捷的,很多機構都在往這方面做。”張建華說。
張建華進一步表示,前兩年在平臺經濟治理時,很多大的平臺機構都把金融機構業務放緩了,但是近兩年不少平臺又開始恢復自己的線上貸,加強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其中助貸做的尤其多一點,因為這其中主要體現的是資金的能力問題。
“很多平臺機構雖然說有錢,但真正和金融機構比,它的信貸資金還是很缺乏的,所以會更多傾向于這樣一種助貸模式,對我們而言,就需要研究好如何讓助貸這種模式的發展更加科學合理,如何做好這當中的風險防控。而在現在的平臺經濟時代,這里面的核心就是數據問題。”
張建華認為,數字經濟時代,并沒有針對線上貸類業務的專門規則,但現在我們國家已經開始嘗試建立規則,與美國比,在這一點上中國走在前面。“目前,美國更多是把線下的監管規則直接引入到線上,但實際上這是兩類不同的業務,監管上還是有差異的。特別是在一些細節上、流程環節上,到底哪些是監管該管,要劃定紅線不能做的,哪些應該交給市場去完善,建立市場交易機制,還需要充分研判。”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