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豬價持續“磨底”,“養豬一哥”慘遭六連跌,二師兄不香了?_天天時快訊
2023-05-19 11:45:43來源: 格隆匯

今日(5月19日),養殖板塊持續走弱,個股上,羅牛山跌超4%,天域股份跌超2%,大湖股份、牧原股份、天邦食品等跟跌。其中,牧原股份和新希望的股價均創2021年9月以來新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股價遭遇“六連跌”,Q1凈利虧損11.98億元

進入4月以來,牧原股份股價一路下行,昨日大跌6.11%,今日繼續走低,現跌1.67%報42.27元,市值2312.08億元,早盤一度跌超2%。

財務數據方面,2022年,牧原股份資產負債率下降7個百分點,降至54.36%,而因一季度豬價持續低于行業平均成本線,養殖產業資金鏈再度收緊。

根據牧原股份一季報,公司Q1營業收入241.98億元,同比增長32.39%,而歸母凈利潤虧損11.98億元(上年同期虧損51.8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8.54億元。資產負債率一季度小幅提升至56.37%,短期借款增長至406.64億元,較2022年底增長39.43%。對于短期借款增長,牧原股份在一季報中表示:“主要系本期融資規模增加所致。”

農財寶典畜牧分析指出,虧損的直接原因在于養殖成本高于平均豬價。

以牧原股份為例,1-3月的生豬銷售均價為14.5元/公斤~15元/公斤,生豬養殖完全成本15.5元/公斤,出欄商品豬均重120kg,這意味著,牧原股份每公斤生豬虧損0.5元~1元,每頭虧損60元~120元。 4月份單頭虧損金額達到156元。

2023年,減成本與降負債依然是擺在豬企面前的重要課題。

豬價持續“磨底”

分析指出,豬肉價格的持續下行,是導致養殖板塊股價下行的主要原因。

去年10月以來,豬肉價格沖高回落,全國豬肉價格在低位震蕩波動。今日全國外三元均價為14.04元/公斤,豬價較昨日(14.25元/公斤)下跌了0.21元/公斤,較去年10月高點(28.54元/公斤)下跌了14.5元/公斤,豬價腰斬。

由于豬價持續低迷,上市豬企一季度普遍虧損。據數據寶統計,30家豬企中,近五成一季度凈利潤錄得虧損,其中溫氏股份、新希望、牧原股份和*ST正邦等頭部企業均虧損超10億元。

根據一季度業績,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三家企業生豬銷量合計同比增長12.16%,合計營收781億元,同比增長25.18%,但凈利潤合計虧損達56億元。

與此同時,上市豬企4月份生豬銷售數據反映出生豬市場的持續蕭瑟。從當月銷售收入看,在已公布銷售數據的11家豬企中,各家生豬銷售價格均環比下滑,下滑幅度在5%左右,以金新農、*ST正邦7%左右的下滑幅度最大。

拐點何時來臨?

大有期貨近期研報指出,供應端來看,今年氣溫較往年偏低,生豬出欄進度不快,大肥豬的消化進度相對緩慢,短期市場供應壓力仍在,但豬價保持低位,養殖戶持續虧損情況下,挺價惜售情緒仍然存在。需求方面,批發市場白條豬肉銷售難有明顯好轉,終端消費乏力,屠宰持續虧損,短期市場供需僵持,但年內第二次收儲提振豬價反彈預期,然而,屠宰凍品庫容持續攀升仍將限制豬價反彈空間,總體來看,豬價短期或將繼續震蕩調整。近期南方降雨較多,關注疫病發展情況以及對短暫出欄的影響。

中郵證券認為,經過4月中下旬以來的調整后,當前行業的頭均市值僅在3200元左右,處于歷史底部區域,且生豬價格大幅下挫可能性較低。板塊進一步調整空間較小。同時生豬產能仍在去化中,且有疾病等因素擾動,產能去化幅度或超預期,下一輪周期高度或超預期,板塊向上彈性大。

國信證券表示,從歷史復盤來看,一輪豬周期的時間跨度基本在3~4年,這也基本匹配能繁母豬產能恢復的速度。其認為本輪周期從2021年啟動下行,目前行業磨底持續時間接近3年,部分資產負債率高、現金儲備不夠充足的企業或將面臨產能出清,豬周期離反轉或更進一步。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LV推出充氣夾克多少錢?lv是什么檔次?
  • 三星手機業務換帥是哪一年?三星手機為什么撤出中國?
  • 股票配資是什么意思?個人做股票配資違法嗎?
  • 數據中心機房是干什么的?idc機房主要用于哪些工作?
  • 周樂偉接班董明珠真的嗎?格力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嗎?
  • 小米技術委員會厲害嗎?米家是不是小米旗下的公司?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