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人行營業管理部舉行2023年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一季度北京市金融統計數據、金融支持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化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加快推動“京津冀征信鏈”建設以及推動科創金融專營化發展等方面政策落實情況和工作成效。
從最新成果來看,2023年一季度北京經濟回升向好,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強;3月普惠小微貸款平均利率為4.02%,續創歷史新低;持續深挖數字人民幣優勢,已有一批標志性項目落地……
有力落實穩健貨幣政策
(資料圖)
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的目標下,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明顯增強。2023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開門紅”,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息。北京“成績單”同樣亮眼,一季度新增信貸再創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一季度北京地區新增人民幣貸款5584.9億元,同比多增166.5億元。從借款主體來看,企(事)業單位是一季度貸款增量的主體,占全部貸款增量的96.1%。從行業投向來看,新增貸款主要投向制造業、服務業等重點領域,房地產業貸款增長呈上升態勢,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較高,同比增長56.1%;不含房地產業的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增速繼續加快,同比增長16.5%;房地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速呈上升態勢,同比增長5.4%。
人行營業管理部調查統計處處長周丹指出,金融統計數據表明,2023年一季度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是比較強的,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強。市場主體的預期有所好轉,信心有所恢復。
面對海外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以及日益復雜的經濟局勢,我國人行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的貨幣政策,強調提升貨幣政策精準性。在人行營業管理部本次發布會上,周丹同樣指出,人行營業管理部精準有力落實穩健的貨幣政策,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著力支持擴大內需,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談及2023年一季度北京結構性貨幣政策的實施情況,人行營業管理部貨幣信貸管理處處長余劍補充道,2023年以來,人行營業管理部綜合運用多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和撬動信貸資源更多流向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為一季度北京經濟開好局提供有力支撐。
其中包括,一季度人行營業管理部通過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累計投放資金近400億元直接惠及市場主體超1萬戶,其中95%以上為小微、民營企業,創新設立了“京制通”專項再貼現產品,定向支持制造業企業,截至3月末,已投放資金約50億元,辦理的相關制造業企業票據加權平均利率僅2.1%。同時,引導轄內相關銀行,把握好碳減排支持工具、科技創新再貸款、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等階段性工具的政策“窗口期”,推動實現相關領域信貸投放超200億元,對穩投資、促發展提供精準有力支持。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從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情況看,北京的金融系統能夠很好地理解并貫徹人行總行的貨幣政策意圖,精準發力,靠前發力,在總量上給力,在結構上精準,在助力首都拼經濟方面表現突出。預計北京將繼續用足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把握信貸投放節奏,進一步發力鞏固經濟恢復向好的態勢。
余劍同樣強調,下一步人行營業管理部將按照人行總行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為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有力支持,促進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力。
小微貸款利率續創新低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會上,余劍在介紹北京地區結構性貨幣政策實施情況時,還提到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對小微市場主體的激勵情況。
余劍提到,2022年,為引導中小銀行聚焦服務小微的主責主業,人行營業管理部通過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和減息支持工具,累計為轄內地方法人銀行提供獎補資金超12億元,有效調動起銀行助企紓困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普惠小微貸款量增、價降、面擴。“一季度,我們提供獎補資金3.7億元,撬動地方法人銀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超30%,較全市普惠小微貸款平均增速高10個百分點。”
一直以來,民營和小微企業都被看作是市場經濟的“毛細血管”和就業的重要支撐,也是推動實體經濟高質發展中的關鍵一環。為了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監管方通過多種支持舉措,促進金融資源向小微企業傾斜。就在4月27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量的通知》,再次提出貸款利率總體保持平穩,推動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逐步降低的工作目標。
北京地區針對民營和小微企業提出了哪些最新舉措?又取得了怎樣的成績?會上,余劍就相關問題接受了北京商報記者采訪。余劍表示,2023年以來,人行營業管理部堅持把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作為重點工作,重點在強化政策工具引導、促進銀企對接、推動產品創新等方面下功夫、求實效。
據余劍介紹,除了通過強化貨幣政策工具引導撬動商業銀行加大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外,一季度北京為1.5萬戶小微市場主體辦理延期貸款307億元。依托北京市銀企對接系統,常態化推進銀企對接,促成融資落地1280億元。同時,人行營業管理部支持指導轄內金融機構創新訂單融資、倉單質押貸款、應收賬款融資等供應鏈金融產品,加大對產業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推動北京地區創業擔保貸款業務增量擴面,支持更多市場主體創新創業。
持續的服務動作也取得了新成效。余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截至3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2.3%,有貸戶數同比增長39.9%;3月普惠小微貸款平均利率為4.02%,續創歷史新低;全市民營經濟貸款余額2.2萬億元,同比增長8.4%。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咨詢顧問蘇筱芮認為,北京市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的最新數據,反映出銀行業機構在支持小微發展方面積極作為,切實為小微主體減輕融資負擔,促進普惠金融從增量、擴面向著“提質”縱深發展,對于精準滴灌小微企業、促進實體經濟活力方面提供較大助力。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更是直言,北京普惠金融增長迅速,為民營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助力,這將為北京經濟長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余劍進一步指出,下一步,人行營業管理部將持續引導和支持轄區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推動各項助企惠民政策落地落實,讓更多市場主體實實在在地享受到政策紅利。
數幣應用標志性項目已落地
2023年一季度的另一熱點詞匯是數字人民幣。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開展至今已兩年有余,試點范圍與場景不斷擴大。進入2023年4月后,數字人民幣也因為發放工資、聯動微信視頻號和小程序引發廣泛關注。
而數字人民幣在北京從特定場景試點到全域試點,所涉場景穩步增加。北京商報記者從發布會現場了解到,自2022年3月北京市數字人民幣全域試點以來,人行營業管理部指導轄內運營機構聚焦普惠民生、支農支小等主題,在交通出行、購物消費等小額高頻場景開展各類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191次,累計投入8783萬元,促消費效果顯著。
針對北京數字人民幣的最新試點進展,人行貨幣金銀處處長劉治國在會上指出,自北京市數字人民幣進入全域試點以來,目前在數字政務、綠色金融、商業賦能、支農惠農等領域已落地一批標志性項目。
例如,數字政務方面,通過為“北京市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升級數字人民幣代發功能,率先實現以數字人民幣形式為“專精特新”企業、退役軍人發放財政補貼。綠色金融方面,實現在北京市碳排放權電子交易平臺上進行碳交易時使用數字人民幣結算的功能。商業賦能方面,以教培機構預付資金場景為切入點,利用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生態服務平臺,實現預付資金管理,有效保障預付資金安全。支農惠農方面,為中儲糧財務公司落地數字人民幣發放收糧項目,實現收糧款項的全流程支付結算和業務管理,有效縮減農戶收款周期,降低農戶資金成本。
據劉治國介紹,下一步,人行營業管理部將繼續扎實推進北京市數字人民幣試點,持續擴大數字人民幣應用覆蓋面,不斷推動完善數字人民幣受理環境,深入探索具有實際需求、體現數字人民幣特性的應用場景,推動北京市數字人民幣試點取得新成效。
在盤和林看來,北京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非常有針對性,在標志性領域開展項目能夠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有利于后續循序擴大數字人民幣試點范圍。
蘇筱芮指出,數字人民幣在北京相關標志性項目的落地,表明數字人民幣在北京的試點工作正不斷深化,無論是在數字錢包的開立還是在場景應用的拓展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數字人民幣不僅具備安全、快速的體驗,而且還能夠為小微商家、支農惠農等領域節約費用,在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上具有積極意義。
北京商報記者 廖蒙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焦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