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今日熱聞!富士康被自己給“打臉”了!
2023-03-25 14:47:19來源: 商業經濟觀察

隨著科技產業的全球化,不少科技公司開始在國內設立代工廠,為自家的產品進行代工。比如,早期的韓國三星和現如今的蘋果、特斯拉等科技公司,均在國內擁有自己的代工廠。這種代工廠模式,不僅有效的降低了廠商的生產成本,同時,也為國內解決了很多就業崗位。


(資料圖)

在富士康的巔峰時期,郭臺銘更是揚言:自己在國內建廠,是給大陸“賞飯”吃。這種吃飯砸鍋的行為,在當時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畢竟,沒有國內穩定的大環境和兢兢業業的中國工人,哪會有富士康的今天?

在國內建廠之后,富士康也曾計劃,將自己的部分產能給轉移出去。在懂王執政時期,郭臺銘更是計劃將美國投資設立富士康的代工廠,本土化的生產iPhone手機。

最后呢?美國工廠到現在還沒有完工投產,想必連郭臺銘自己也清楚的知道,赴美設立代工廠的模式,是無法被長期運作下去的,所以,才會在確定投資建廠之后,遲遲不肯進入下一階段。

如今,蘋果方面又計劃將自己的產能,向東南亞國家以及印度進行轉移,尋求更低的代工成本及市場紅利。富士康為了配合蘋果,自然也宣布了一系列赴海外投資建廠的消息。

明眼人都知道,蘋果的產能只是時間問題,因此,富士康配合蘋果進行轉移,也是無可厚非的一件事情。但是,在赴海外設立代工廠之后,富士康就被自己給“打臉”了。

據外媒爆料: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在近日公開了財報,其中,2022年的營收達到了1.49萬億元,其中,有70%左右來自于中國大陸市場,也就是說,僅從國內市場富士康每年就能賺取到一萬億。

另一則數據,則透漏出了富士康赴海外建廠的計劃并不順利,共計損失了接近1700億元。宣布赴美建廠之后,新工廠爛尾遲遲不能夠完工、投產。赴印度、東南亞國家建廠,進展也并不順利,工人不服從管理、配套設施不完善等,極大程度的影響了富士康的產能轉移計劃。

同時,印度最大的工業集團塔塔集團,也被曝出為蘋果代工的手機殼,無法達到蘋果要求的消息。種種因素,導致了富士康在海外代工廠的運作成本不斷增加,虧損更是達到了近1700億元。

當下,富士康想要把產能給快速的轉移出去,就會面臨更多的資本開支。目前,全球有80%的iPhone 14系列手機,在鄭州的富士康工廠被組裝出來。這部分高端機型的訂單,即便是給到了東南亞、印度,也是無法被準時生產、交付出來的。

所以,富士康配合蘋果到海外建廠,可以說是在自己“打臉”,更別提郭臺銘所說的給大陸賞飯吃了。如今的富士康,離開了大陸市場,恐怕就再也找不到一個具備萬億規模的市場了。

更何況,國內的手機產業鏈已經完善,部分高端的手機產品已經開始基于國產供應鏈進行設計、制造。蘋果、富士康即便是撤離,也不一定會對國內的手機市場帶來什么嚴重影響,反而會推動國產手機等數碼產品的銷量。

蘋果大力的轉移國內產能,實際上也是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干擾,不然也沒有誰會放著穩定且成熟的市場不做,反而在東南亞、印度等國家開發新市場。所以說,想擺脫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并不容易,富士康海外投資建廠巨虧1700億元,所有說富士康被自己給“打臉”了。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LV推出充氣夾克多少錢?lv是什么檔次?
  • 三星手機業務換帥是哪一年?三星手機為什么撤出中國?
  • 股票配資是什么意思?個人做股票配資違法嗎?
  • 數據中心機房是干什么的?idc機房主要用于哪些工作?
  • 周樂偉接班董明珠真的嗎?格力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嗎?
  • 小米技術委員會厲害嗎?米家是不是小米旗下的公司?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