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市場前景看好、政策加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物業企業的信心得到提振,越來越多物業企業渴望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最近一兩年來,這種趨勢得到加強,有望迎來新一輪“上市暖春”。
(相關資料圖)
又一物業企業遞交招股書
近日,深業物業運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深業物業在管建筑面積5920萬平方米,在管項目總數為462個,覆蓋全國46個城市和14個省份,總簽約建筑面積6180萬平方米。其中,大灣區內在管面積占比為63%。
受母公司深圳控股布局的影響和關聯方的密切度,深業物業的大部分業務和布局都集中在大灣區。此外,深業物業在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9個月毛利分別為2.78億元、2.80億元、2.40億元,對應毛利率為15.2%、13.0%、14.6%。
深業物業招股書資料顯示,深業物業的歷史可追溯至1985年5月,公司于1992年7月17日在中國成立為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00萬元,隨后開始承接深業集團在中國的內部住宅物業管理業務。公司成立時名為深業集團(深圳)物業管理公司,由南方地產(前稱深業集團(深圳)有限公司)直接全資擁有。在2022年9月19日,公司在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注冊后,由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從去年7月開始,深圳控股就擬分拆深業物業赴港上市開始做準備,彼時還制定了2023年6月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的目標。不過,與一般國資背景的物業企業較為不同的是,深業物業較早就開始了非住宅業務的全業態布局。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此次深業物業的上市工作,充分體現了當前各類企業力爭上游、積極接軌資本市場的導向。“關于物業公司的上市,在2020年的時候動作比較大,當時形成了一波高潮。現在,物業企業上市說明分拆上市依然受到企業的認可。通過這樣的上市方式,將有助于進一步促進物業企業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而分拆上市也說明當前社會經濟大環境總體趨好,相關企業的戰略擴張等動作加速,對于行業中其他企業而言也有積極的啟發意義,即要牢牢把握目前資本市場寬松的導向,主動和資本市場接軌,進而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
物業企業上市潮近年持續
在深業物業之前,今年以來已有物業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比如潤華生活服務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在今年1月就赴港上市,并已實現成功掛牌。
事實上,相較于近年房地產行業整體發展低迷,特別是房地產開發業務,房地產鏈條中的物業服務行業的版圖卻在不斷擴大,特別是過去疫情之下,更突顯了物業服務業務的重要性,不少地產公司的物業服務業務成為其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之一,地產公司對物業服務業務的重視程度也遠超以往。
在此背景下,物業管理行業近年掀起上市高潮,也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
據記者統計,當前港股恒生物業服務及管理指數共有21只成份股,對應的物業服務類上市公司有超過半數是在疫情期間掛牌上市,其中不少是規模比較大的公司。
比如華潤萬象生活就是在2020年12月上市。在營收規模方面,2022年上半年,華潤萬象生活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52.8億元,同比增長31.5%,實現核心凈利潤人民幣10.4億元,同比增長33.5%。實現每股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人民幣0.450元,其中每股核心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人民幣0.456元。
地產龍頭萬科旗下的萬物云于去年9月登陸港股市場。根據萬物云的官網資料顯示,萬物云旗下包括多項業務和服務,其中一項便是物業服務,具體分項來看包括住宅物業服務、商寫物業服務、城市與街道物業服務。
此外,物業行業收并購浪潮也一浪高過一浪。去年1月,華潤萬象生活公告,計劃以不超過22.6億元的價格,收購中南建設旗下中南服務商業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在這之前,華潤萬象生活才公告對禹洲集團旗下物業公司的并購方案。短時間內兩度出手,并且標購標的體量越來越大,華潤萬象生活對在管面積的擴張“需求”凸顯。
在物業服務企業近年“跑馬圈地”、借力資本市場助力背后,是該行業較廣闊的市場前景。
比如據深業物業招股書資料,2017年至2021年,中國全業態物業管理、商業運營及城市服務市場總收入由人民幣5018億元增長至人民幣7960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2.2%。未來,隨著房地產市場、購物中心運營服務市場、城市服務市場的進一步發展,預計全業態物業管理、商業運營及城市服務市場的總收入將持續增長。預計2026年總收入將達到人民幣14488億元,2021年至2026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2.7%。
需要指出的是,物業服務行業總體利潤率并不高。
可以對比的是,據克而瑞物管和中物研協統計的數據,2022年上半年,58家上市物企毛利率為23.92%,其中央國企為21.11%、民企為24.82%。8家上市物企凈利率為10.41%,其中央國企凈利率11.39%,民企凈利率10.09%。即便是商業運營服務的毛利率高達24.9%,似乎難以挽救其毛利低洼的境地。
克而瑞物管認為,雖然收并購可為物管企業實現規模快速上升,但是規模增長亦蘊藏諸多風險,例如品牌管理、盈利等問題,還需警惕地產母公司或地產關聯公司的風險蔓延。
責編:萬健祎
校對:楊立林
直播預告
為企業賦能,為產業助力,為創新鼓掌!證券時報隆重推出“時報會客廳·對話中國科創力量”視頻訪談欄目,深度對話奮斗在科創一線的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
首期對話科創板“創新藥第一股”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博士,3月1日15:30,敬請關注!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