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創新高的奢侈品牌相繼官宣漲價。情人節過后,各大奢侈品牌如約漲價或發布漲價公告,且漲幅驚人。SK-Ⅱ天貓旗艦店發公告,明星產品全線漲價,漲幅為近五年最高。愛馬仕去年的銷售額首次破百億,高管去年底就表示計劃今年調價,漲幅在5%至10%之間,此前數次調價漲幅均未超5%。
官宣的漲價原因中,奢侈品牌會提到原材料、匯率等。但為維持品牌稀缺性和獨特性,以及保值、增值的品牌形象,具有議價能力的奢侈品牌向來只漲不跌。防疫政策優化后,中國奢侈品市場快速回暖,奢侈品牌此次漲價并不影響高凈值人群的消費需求。
豪表率先漲價,包包緊隨其后
(相關資料圖)
滿懷期待踏入2023的奢侈品牌第一件事即漲價。南都記者梳理發現,勞力士元旦剛過就公布全球調價策略,漲價涉及800款手表,熱門鋼款平均漲幅為2%至5%,金表漲幅在6%至8%之間。
緊接著,瑞士奢侈品巨頭歷峰集團旗下奢侈品牌卡地亞自1月16日起已全面上調產品價格,幅度在5%至7%之間,10萬元以下產品平均漲價3000元左右。經典款Love手鐲最高售價為21.3萬元。
去年12月剛漲過價的LV,漲價消息一出線下店即大排長龍。春節過后,各大社交平臺上消息顯示,LV將在2月18日進行全球首次提價,幅度在8%-20%。隨后,LV漲價一度沖上熱搜。據LVMH財報,LV去年營收首次破200億歐元。
“LV每年都會調價,去年上漲了10%。”一代購告訴南都記者,LV今年漲了20%。不過,防疫政策優化之后,奢侈品牌看好中國市場,為縮小各國價格差距,此次只調整了歐洲地區的售價,國內專柜尚未調整售價。
疫情以來頻繁調價的香奈兒2021、2022年分別經歷了三輪漲價。其中,去年11月2日,香奈兒將所有產品的價格上調3%到11%。“香奈兒已經漲很多了,暫時應該不會調。”一奢侈品行業業內人士告訴南都記者,香奈兒或將在換季時調整季節產品價格,但經典款價格暫時穩定。
愛馬仕去年10月底曾官宣,計劃今年1月起,將價格上調5%至10%。
疫情開始后多次調價的愛馬仕去年10月底曾官宣,計劃今年1月起,將價格上調5%至10%。愛馬仕財報顯示,愛馬仕發布2022年業績報告,綜合收入達116.02億歐元,按固定匯率增長23%;凈利潤33.67億歐元。
奢品消費需求強勁,漲價沒有造成影響
營收創新高的奢侈品牌為何頻繁漲價?在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看來,奢侈品品牌漲價主要有四個目的:“一是創造奢侈品牌保值增值的品牌形象,穩固核心消費者購買欲望和提高客戶忠誠度;二是利用漲價刺激消費者購買欲望,以達到促進銷售的目的;三是與大眾品牌拉開價格差距,進一步篩選和區別消費者;四是在客戶可接受范圍內,實現銷售額和利潤最大化。”
“奢侈品牌漲價主要是維持品牌形象和稀缺性。”奢侈品行業從業者小陳告訴南都記者,高凈值人群是奢侈品牌消費的主力,漲價對他們影響不大。貝恩《2022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報告》顯示,中國奢侈品市場的VIC(Very Important Customer)客戶集中度較高,并在去年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過去一年,2%的客戶貢獻了約四成的奢侈品銷售額。
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刑薇薇認為,奢侈品牌在全球市場的總體趨勢也是會繼續漲價,這也是奢侈品牌的全球戰略。“目前還沒有看到漲價會對需求造成影響,消費者(對奢侈品)的需求還是非常強勁的。”
貝恩預計,奢侈品銷售額在2023年中將重回2021年的水平。今年的重點在于控制中國市場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較大的價格差,同時提供無國界差異的客戶體驗和VIC客戶管理關系。
情人節后美妝漲價,體現范圍廣漲幅大
珠寶、皮具之外,線上滲透率高的大牌美妝漲幅明顯。寶潔旗下的SK-Ⅱ在天貓旗艦店發布公告,2月15日0點起對部分商品的官方零售價進行調整。據了解,明星產品全線漲價。230ml神仙水和50ml小燈泡均漲200元至1790元,大紅瓶漲160元至1500元,漲幅達12%,為近五年最高。
50ml小燈泡均漲200元至1790元,漲幅為近五年最高。
據相關媒體報道,雅詩蘭黛旗下的海藍之謎、倩碧、Tom Ford和祖瑪瓏等今年1月上調了部分產品的零售價。此次漲價的品類包含彩妝、香水、護膚等,共計348個SKU。其中,海藍之謎漲幅6%左右、雅詩蘭黛10%以內。
上述兩大巨頭漲價的動機為應對增長放緩,提升利潤。寶潔財報顯示,截至去年底的第二財季,集團銷售額下跌1%至208億美元,SK-Ⅱ所在的化妝品部門凈銷售額同比下降3%,主要受SK-Ⅱ銷售額下降影響。而雅詩蘭黛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三個月內,總營收同比下滑17%至46.2億美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64%至3.94億美元。
LVMH旗下的重點美妝品牌迪奧、嬌蘭和紀梵希也漲價,漲幅分別為14%至18%、2%至5%、6%-15%。對于此次漲價,官方解釋為多種因素導致成本上升,包括原材料價格、倉儲費用、匯率變動等綜合因素。
大牌美妝年后抱團漲價,一代購告訴南都記者,這輪漲價特點是范圍廣、漲幅大。疫情發生后,大牌美妝調低價格。對比三年前,此次漲價只能是回歸到大牌的正常售價。而有業內人士認為,防疫政策優化后,美妝市場快速復蘇,對中國市場有信心的大牌美妝利用漲價提升銷售額。“但并不一定會掀起漲價潮,大牌會借此機會縮小中國與國外的價格差,順勢打擊代購。”
采寫:南都記者 黃培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