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2023年以來中國消費力和投資活動均迎來復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其中,乳制品賽道受益于國內消費者健康消費理念的加強,呈現出穩步增長的勢頭。
一方面,乳制品消費需求旺盛,市場未來可期。據中商研究院預計,2023年國內乳制品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5000億元。
另一方面,乳業板塊近一年來表現活躍,資本市場有望迎來更多生力軍。回望2022年,中國乳制品行業經歷了一場IPO熱潮。完達山、牧同科技、溫氏乳業、河南花花牛乳業等多家國內乳企沖擊IPO,奶粉頭部品牌君樂寶也公布了上市計劃。
松果財經獲悉,除了上述多家乳企,認養一頭牛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于2月9日更新了招股說明書,準備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新的一年,乳制品市場前景向好,乳業資本市場風起云涌。正在沖刺上市的認養一頭牛能否把握機遇,擴寫品牌“養成”之路?
新銳乳企如何撕開市場缺口?
乳制品賽道頻繁的資本動作說明,在“兩超多強”的行業格局下,中國乳業仍然有著“百花盛開”的前景。傳統區域乳企老驥伏櫪,新銳品牌蓄勢待發。
回顧中國乳業“黃金十年”,不少區域乳企通過深耕本地線下零售終端,搭建起基地市場的核心護城河,以良性競爭激發行業活力。
近年來,線上銷售渠道的興起,更是為行業進入者及市場競爭格局變化帶來重要機遇。
認養一頭牛正是誕生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乳制品品牌。2014年,認養一頭牛從集約化、現代化養殖做起,自主把控牧場、養殖、供應鏈、營銷等全部環節。
通過抓住線上銷售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市場機會,創新性的營銷策略以及重金投入上游的布局,認養一頭牛實現了品牌影響力、產品占有率的快速成長。2019年至2021年,認養一頭牛的主營業務收入實現了72.27%的復合年增長率。截至2021年,在A股乳企中,僅有6家公司同期營收規模在其之上。
認養一頭牛實現規模快速增長的背后,是該品牌對新消費趨勢的洞察。
一方面,認養一頭牛抓住了渠道的差異化切入點,精耕會員體系實現高效的用戶運營。
目前,線下渠道仍然是傳統乳企的銷售主渠道,而認養一頭牛卻從新興線上渠道入手,突破了線下傳統渠道限制。
根據招股書,認養一頭牛覆蓋了天貓/淘寶、京東、抖音等主要電商渠道,2019年至2022年1-6月,其線上銷售收入分別為5.28億元、12.46億元、19.51億元以及11.76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2.30%、77.50%、77.67%和77.19%。
同時,從2019年選擇線上銷售渠道作為切入點開始,認養一頭牛精耕會員體系,實現化“流量”為“留量”。截至2022年11月30日,認養一頭牛的天貓官方旗艦店已有1296萬名粉絲。
另一方面,其精準擊中消費者心理的營銷策略也是重要因素。
認養一頭牛曾表示,新的營銷模式,新的消費習慣,給了新品牌快速成長的機會。
多年前,蒙牛提出“每天一杯奶,強壯中國人”的經典廣告語,讓營養意識逐漸提高的消費者重視起牛奶的價值。
而認養一頭牛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奶牛養得好,牛奶才會好”,以奶源品質為核心價值,塑造自身品牌形象,爭奪消費者心智。近期,認養一頭牛聯手央視網特別節目《牛奶知識小課堂》節目,呼吁消費者科學認知牛奶,不只為“好喝”買單,更要關注好牛奶背后的好品質、好奶源。
在品牌傳播過程中,認養一頭牛重視線上渠道、新媒體、自媒體及媒體化終端等多種渠道并行。除了央視網,認養一頭牛還選擇頭部主播引流,開拓腰部主播與素人主播投放,以及發力丁香醫生、小紅書等新興社交電商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認養一頭牛抓住了新消費主力軍——Z世代為品牌認同買單的消費習慣,將內容營銷視為品牌傳播的載體與品牌發展計劃的重點。
《2021中國奶商指數報告》顯示,年輕消費群體正在養成每天喝奶的習慣,并由“好喝”轉向“喝好”,他們對乳制品品牌、成分、加工方式、外包裝、食品安全、營銷玩法等方面愈發看重。
通過內容創造品牌,激發新一代消費者認同感,是新銳消費品牌不同于傳統品牌的發展道路。
基于此,認養一頭牛告訴松果財經:“公司將進一步推進人格化、動漫化、IP化的品牌策略,并通過周邊開發、跨界合作等多元化形式構建立體的‘一頭’IP形象,通過牧場溯源、工廠參觀等活動形成內容沉淀,逐步豎立自然、安全、可靠等品牌形象。”
互聯網電商渠道的廣泛覆蓋,加上精細化的品牌運營,認養一頭牛用8年時間實現了從默默無聞到躋身頭部。然而,一家躥紅的消費品牌想要實現長效經營,僅僅抓住線上渠道與營銷是遠遠不夠的。
聚焦大單品,筑牢基本盤
是否具備持續打造“大單品”的產品創新能力,如何建設高效、安全的供應鏈體系,以及如何扎根傳統乳企的主戰場,完善渠道布局?
這些問題都是認養一頭牛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答題。
首先,乳制品行業具有明顯的“大單品”特征,持續打造爆品的能力將為消費品牌的長紅之路保駕護航。
從招股書來看,認養一頭牛目前主要的收入來源是200ml裝、250ml裝純牛奶和200ml裝酸奶等少數大單品,這些產品銷量持續增長,展示出較強的產品生命力。
這說明認養一頭牛具備爆品思維,沒有追求多而全,而是打造了少而精的產品結構。認養一頭牛還表示,公司一直聚焦深度推廣、差異化策略下的核心品牌及大單品,進而形成規模效應,強化競爭壁壘。
從成果看,認養一頭牛推出多款高端產品成功推動毛利率回升。2020年起,認養一頭牛開始嘗試拓展新品,當年7月了推出低脂純牛奶,12月推出了基于“A2型奶牛”的“A2β酪蛋白純牛奶”產品,以更加親和的飲用體驗受到眾多消費者的青睞;2021年3月和4月,認養一頭牛又先后推出了PET瓶裝“常溫風味發酵乳”和“娟姍牛奶”,著力布局高品質高端產品;2022年4月,認養一頭牛推出冷藏娟姍牛乳產品。
其次,發力線下渠道,打入傳統乳企腹地,是從線上起家的認養一頭牛必經之路。
在新零售模式中,線上賦能線下,渠道之間互相引流是重要的發展思路。更何況傳統零售渠道仍然是乳制品銷售的主流渠道,乳制品企業產品銷售和經營發展避不開線下渠道建設。
目前,在線下銷售渠道方面,認養一頭牛的下游客戶主要為永輝超市、盒馬鮮生等連鎖商超,以及鮮豐水果、古茗、黑瀧堂等連鎖品牌。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1-6月,認養一頭牛線下銷售收入分別為3.62億元、5.61億元以及3.47億元,線下整體銷售收入逐年保持增長。
放眼未來,認養一頭牛需要持續鞏固線上渠道優勢,逐步拓展線下渠道,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渠道營銷布局。
對此,認養一頭牛表示:“公司將借助線下渠道等網點布局,推動產品進入新零售商或大型KA超市等渠道,從而打通線上平臺與線下渠道。通過品牌宣傳力度的增強和服務體驗的升級帶來新增流量,挖掘更大潛力的消費群體,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業務規模。”
最后,作為消費品牌的“基本盤”,完善的供應鏈體系是認養一頭牛立足市場的根本。
眾所周知,從0到1自建一條完整的供應鏈,是快消品市場新進入者的痛點。尤其作為乳制品產業的上游,現代化牧場建設成本高、周期長。
自創立之初,認養一頭牛始終堅持建設產供銷全流程產業體系,且產供銷所有的環節都借助數字化加速。花費八年時間,認養一頭牛已經相繼建成7座現代化大型牧場和1座智造基地。
認養一頭牛還將員工、供應商、奶車溯源、飼料管理等接入數智化工具,提升整體生產效率和組織能力,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管理。
然而,乳企真正做到布局上游,并非一件易事,認養一頭牛仍需更多耕耘。
穩扎穩打,向內生長
經過多年建設后,認養一頭牛具備了扎根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高度完整的產業鏈。
2022年底,在乳業權威媒體《荷斯坦》發布的2021中國牧業集團Top30榜單中,認養一頭牛成母牛年單產位列行業第4;牧場平均規模超過9500頭,排名行業第5;牛奶產量和奶牛存欄數年度增幅位列全行業第2。
回顧整個供應鏈體系的建設過程,認養一頭牛的思路是先建設牧場,后建設工廠。在招股書中,認養一頭牛這樣描述:“在2019年之前,認養一頭牛的產能為0。”
有人理解為2019年之前認養一頭牛產品的奶源均是外采,這是把產能與奶源的概念混淆了。
事實上,乳品的生產過程分為原奶生產和原奶加工兩大版塊,在牧場環節負責養奶牛、產原奶;工廠環節負責包含殺菌、罐裝等一系列原奶加工工序。
早期認養一頭牛的原奶加工工序都是送到外協工廠進行,但是奶源來自自有和聯合牧場。同時,自第一座自有工廠2020年10月正式投產以來,認養一頭牛開始逐步提升自有產能占比。
打造整個供應鏈體系的過程是復雜的,認養一頭牛從最核心的奶源抓起,逐漸構筑起一道護城河。
不過,硬核的供應鏈體系背后,也有其對應的成本壓力。
比如,市場比較關注的“奶牛每天伙食費約80元”這個說法。
松果財經研究了一下,認養一頭牛有超6萬頭奶牛,來自多個牧場。上述數據來自認養一頭牛自有牧場,計算方式為實用單月成母牛泌乳牛飼喂成本。
這個費用不是固定的。在與央視網合作的節目中,認養一頭牛計算出的一頭泌乳期奶牛飼料成本為94.9,還要超過80元。
無論如何,我們都可以看出牧場經營的成本壓力還是不小的。但是,也正是這些壓力,才讓企業的努力顯得有質量。
值得一提的是,認養一頭牛還在持續擴大“基本盤”。在更新的招股書中,認養一頭牛募集資金總金額為18.51億元,其中海勃日戈智慧牧場建設項目擬投資金額占比募集資金五成以上。
繼續加碼自有牧場建設,將為認養一頭牛拓展乳制品市場的布局、擴大市場占有率提供奶源保障。
放眼未來,乳制品賽道仍然是一條增量賽道,其市場競爭格局遠未抵達終點。
從奶類占有量來看,目前我國人均奶類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差距。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國營養學會建議中國居民每人每天攝入奶及奶制品由300克提高到300-500克,這意味著更大的市場空間。
對于正在上市路上的認養一頭牛而言,預期向好的2023年消費場景也是一大利好。根據海通國際研究報告,2023年,受益于消費場景恢復和產品結構升級,常溫白奶將有雙位數增長,常溫酸奶將出現改善;受益于商超、便利店人流增加,低溫鮮奶和酸奶也將顯著增長。
當然,想要保持健康、穩定的發展趨勢,認養一頭牛仍然要在牧場建設、品牌發展、產品創新、營銷渠道等各個方面精耕細作。
正如稻盛和夫說:“你是否向內生長,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企業也是如此,唯有不斷挖掘內生動力,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者:Manjusaka
文|松果財經(ID:songguocaijing1)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