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經濟周刊》首席評論員 鈕文新
過去一年里,中國居民儲蓄意愿上升,尤其鐘情于定期存款。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末,住戶存款為1212107.38億元,其中活期存款為388399.11億元,定期及其他存款為823708.27億元。同樣的數據在2021年12月末的1033114.85億元住戶存款中,活期存款為347498.31億元,定期存款為685616.55億元。兩年比較,在2022年住戶存款17.93萬億元的增量當中,活期存款增加了4萬億元以上,但定期存款卻增超13.9萬億元。
基于過去的經濟實際,住戶儲蓄的大幅增長,并不能簡單理解為中國老百姓的財富增長,而是老百姓財富結構發生了變化。也就是說,從理財、基金等投資科目轉向儲蓄。這樣的變化并不合乎理想,說明中國老百姓理財的風險偏好在降低,不利于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育。
在此,沒必要去責怪誰,但需要認真做出提示的是:貨幣當局采取利率手段去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必須慎而又慎。如果可以采用其它手段增加金融市場外匯供給,就先不要采用利率手段。國家外匯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達到31845億美元,較2022年末上升568億美元,而且外儲規模已連續4個月回升。如果把貨幣市場利率“脈沖式”走高,以及人民幣快速貶值又快速升值的過程聯系起來看,外儲連續4個月增長或會令人費解。為什么抑制人民幣貶值,不是釋放外儲,反而要吸收外儲,以收緊人民幣的方式去應對人民幣貶值?過去人民幣快速貶值是增加外儲的結果,還是市場自然供求的作用?
為什么會是這樣?沒有看到解釋,但后果卻清清楚楚地放在市場面前。債券市場因此發生較大幅度的波動,部分理財產品凈值跌破1元,老百姓大量贖回理財產品,進一步放大了債券市場波幅。更重要的是:老百姓投資的風險偏好進一步降低。這樣的市場變化是否與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市場的訴求相悖?是否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訴求相悖?
當然,問題需要兩面看。老百姓定期存款增長,有利于商業銀行向實體經濟投放長期貸款。但畢竟貸款期限再長恐怕也很難支撐原創性技術研發。所以,強化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勢必需要適度增強市場的投資意識和風險偏好,勢必需要強化資本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支撐作用。
就當前情況而言,中國需要通過金融產品創新,讓低風險的股票為低風險偏好的公眾投資服務。這需要培育一批責任心強、投資能力卓越——諸如國家社保基金管理團隊那樣的機構投資者,吸引更多社會公眾將部分資產投于其中,而獲得超銀行存款的收益。購買低風險股票是否與科技投資矛盾?這需要辯證地看,如果低風險權益產品可以帶來相對較好的收益,會促使更多公眾資本提高風險偏好,去獲取與更高風險相對的更高收益。
責編:姚坤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