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國內 > 正文
近期玉米價格漲勢洶洶,上半年供給預期兌現,下半年將如何運行?
2023-06-30 00:45:48來源: 頂端新聞

隨著上半年的結束,有必要對玉米市場做個簡單回顧。整體上看,上半年玉米價格先漲后跌,而且近期漲勢洶洶。那么,上半年玉米價格運行的驅動因素都有哪些方面?隨著下半年的到來,玉米市場將迎來哪些新的變化?對玉米價格又將形成怎樣的影響?

上半年玉米市場行情簡要回顧


(資料圖)

1至2月,利空利多交織,玉米價格高位震蕩運行。

春節前,農戶惜售情緒較重,售糧進度同比明顯偏慢,而需求端無論是下游企業還是貿易商,庫存均處低位,帶動玉米價格持續上行。

春節過后,售糧高峰漸顯,疊加進口谷物到港數量增加以及陳谷拍賣啟動傳聞影響,玉米價格開始回落。2月中下旬后,隨著基層余糧減少、貿易商建庫意愿增強以及國際市場南美天氣擾動和黑海出口風險增加的推高下,玉米價格再次反彈。

3月至5月上旬,玉米價格持續下跌。

進入3月份以后,隨著天氣回暖,玉米市場迎來集中上量期,而消費端依然疲軟運行,下游采購有限。同時,小麥價格開啟了大跳水,在飼料中替代玉米的優勢再次顯現,國際市場方面供應前景偏寬松運行,玉米價格持續回落,至5月上旬,玉米價格已較3月初下跌了約160元/噸。

5月中旬至6月底,玉米價格進入上行通道。

從5月中旬開始,隨著基層余糧減少,市場情緒開始逐步回暖,偏低庫存運行的企業開始提價促收。5月末河南等小麥主產區遭遇持續降雨天氣,影響預期情緒,同時小麥替代尚未形成大量替代,而西南局部地區出現玉米斷檔,帶動渠道庫存快速走低,疊加美玉米遭遇干旱天氣擾動,玉米價格開始修復。

芽麥上市后,由于價格較低,吸引飼料企業積極采購替代玉米,雖然對玉米價格形成利空,但隨著芽麥數量和小麥收獲塵埃落定,市場開始重新評估小麥對玉米的壓力,反而支撐玉米價格企穩。6月份,美玉米遭遇連續高溫干旱擾動,帶動國際價格大幅走高,也對國內市場形成聯動效應。

下半年玉米市場行情分析及展望

種植面積方面,從2016年開始,我國開始對玉米進行供給側改革,玉米種植面積連續5年下降;從2020年開始,隨著玉米價格大幅上漲,帶動農民種植玉米積極性提高,2021年玉米種植面積恢復增加趨勢。

2022年,在“兩穩兩擴”大豆和油料提升工程的推動下,玉米種植面積再次縮減。2023年,種植目標為“兩穩兩擴兩提”,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或將呈現出穩中略增趨勢,當然,產量還取決于玉米生長中后期的天氣情況。

種植成本方面,根據機構對黑龍江和吉林調研情況,本年度玉米種植成本再次上漲約16%左右,地租、種子、化肥均有上漲。其中,以地租上漲幅度最大,每公頃上漲約2500元左右,漲幅23%。基于調研成本,預計本年度新季玉米集港成本約為2450-2650元/噸。

國內替代品方面,主要有小麥和稻谷。

本年度陳谷拍賣遲遲沒有啟動,近期又有傳聞將在7月中旬展開投放,投放量可能小于此前預期的1800萬噸,而且投放底價也較去年提高了100元/噸,按此推算,集港成本已經達到了2800元/噸,毫無價格優勢。當然,也有傳聞陳谷拍賣可能將取消。總之,陳谷替代對下半年玉米市場的影響可能比預期的要弱。

小麥替代大家最關心的芽麥,雖然近期芽麥由于惜售和市場搶購價格已較低谷時上漲了200-300元/噸,但和玉米相比仍有300-350元/噸價差。結合芽麥數量和流入飼用領域的比例,預計替代至少可維持到10月份。

進口替代品方面,預計三季度進口玉米實際到港數量在800萬噸左右,隨著配額超標,流入儲備的量將減輕供應壓力。

另外,包括玉米、小麥、大麥等在內的進口替代品,一季度和二季度進口量分別為1700萬噸、1440萬噸,預計三季度在1460萬噸左右,進口玉米中預估有200-300萬噸將流入儲備庫,也意味著商業替代品進口量為1160-1260萬噸,環比下降。

綜合來看,8-10月進口替代品對市場的供應壓力要小于芽麥的沖擊,市場整體供應壓力相對下降。

國際市場方面,目前氣候從拉尼娜向厄爾尼諾轉變,由于南美巴西等國產量已經成型,而且巴西將取得創紀錄收成,三季度巴西玉米將成為國際市場的出口主力;目前市場關注的焦點是天氣對美玉米生長的影響,三季度的天氣情況將是下半年市場的交易熱點,但受制于美玉米舊作出口緩慢,年底結轉庫存或將增加;烏克蘭產量和出口預期顯著下調,但黑海局勢對國際市場的邊際影響效應在減弱。總體來看,下半年國際市場供需仍以寬松化為主基調。

從需求端來看,根據飼料協會公布的數據,1-5月我國飼料總產量為1.23億噸,同比增幅6.4%,這和生豬、禽類產能趨勢基本吻合。雖然上半年的消費恢復弱于預期,但下半年將迎來季節性消費旺季,預計飼料對谷物小麥和玉米的需求將好于上半年。

深加工企業方面,上半年由于開機利潤持續虧損,以及較高的產品庫存促使深加工企業開工率下調,且原料玉米庫存也處于近幾年的最低水平。而下半年將進入傳統旺季,且隨著前期庫存產品的消化,預計下半年開工率將會有顯著提高。一旦終端需求好轉、利潤修復,深加工需求將會助推玉米行情。

結合以上因素,小麥替代、陳谷拍賣和進口玉米的供應壓力主要集中在三季度,而替代品的供應效率偏低和天氣炒作將為市場帶來階段性行情。

按照月份來看,進入7月份以后,隨著貿易商庫存逐漸消耗,玉米供應逐步收緊。同時,隨著陳麥價格反彈,對飼料企業吸引力降低,而芽麥受惜售和物流限制,下游備貨需求仍待滿足,支撐玉米價格易漲難跌。但由于替代品比價優勢明顯,且經過前期上漲后,目前銷區簽單量明顯下降,需求端跟進不足將限制玉米漲幅。

8-9月份替代壓力集中出現,玉米飼用需求減弱,同時要關注進口玉米到港及陳谷拍賣情況。另外,春玉米也將陸續上市,價格高位回落的風險較大。

10月份以后,小麥替代壓力逐漸釋放,小麥和玉米的價差將逐漸修復,飼料需求重新回歸玉米。新季玉米的產能和上市情況以及渠道庫存水平,將成為市場的交易重心,如果供給不及預期,隨著小麥價格的修復,玉米價格有可能出現低位反彈行情,反之,則進入季節性回落階段。

重點關注天氣對產量預期的影響,宏觀風險和地緣沖突帶來的脈沖式影響,小麥替代情況以及下半年需求恢復效果。

本文至此結束,感謝閱讀,隨手點贊,感謝支持!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神奇寶貝GO特別活動將于本周宣布 環球快播報
  • 基金凈值增長率排行榜:6月28日21只基金回報超2%
  • 中高職貫通能升本科嗎_中高職貫通
  • 環球看點!我省著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 官方:曼城簽下切爾西中場科瓦西奇 總價3000萬鎊
  • 世紀佳緣推出“組局”功能 滿足年輕人找“搭子”需求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