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 > 正文
樂器小鎮大作為
2022-11-20 15:39:12來源: 經濟日報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疲軟,山東省昌樂縣鄌郚吉他訂單量卻“逆勢”上漲。產品85%以上出口, 2020年、2021年國外訂單數量達到了歷史最高點并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出口總額累計同比增長30%,年均產量達到150萬余把。

“我們致力于打造以樂器制造為產業基礎,以完善特色產業生態為目標,融高端綠色制造、研發創新、文化旅游等多元功能于一體的吉他特色小鎮,逐步實現樂器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昌樂縣委書記王驍說。


【資料圖】

鄌郚樂器產業在早期發展階段曾存在諸多問題:產品同質化嚴重、行業內惡性競爭,既影響了鄌郚樂器形象,又因為激烈競爭導致部分企業經營慘淡。而鄌郚鎮樂器企業之前基本都是給國外品牌做貼牌代工,利潤最多僅到品牌商的十分之一。

為解決這些問題,更好應對國際國內消費升級形勢,昌樂縣整合資源優勢,成立研發機構,建立樂器產業發展中心,打造自主品牌,鄌郚樂器行業協會應運而生。“雅特”“feeling”“德魯拉”“ZLG”等一大批自主品牌紛紛出現。

“這把售價10萬元的電貝司,是為日本的一位著名音樂人量身定制的。客人非常滿意。”雅特樂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衛國指著一把精致的電貝司告訴記者,演奏者的個性、個人的手感、要表現的音樂風格,都是通過定制來完成的。

據趙衛國介紹,國內的一線樂手和后起之秀都比較看重國產自主品牌,鄭鈞樂隊、黃貫中等專業樂手也是他的客戶。

在趙衛國的帶動下,當地走高端路線的企業已有十幾家。鄌郚鎮為幫助更多企業實現“品牌突圍”和供給模式的創新,組織當地40多家樂器廠抱團,以“鄌郚牌”吉他區域公用品牌面向全國推廣。

曾經各自為政、互為競爭對手,如今在區域公用品牌“鄌郚牌”的聯系下開始“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真正握指成拳,形成合力,致力于打造民族樂器品牌。

記者來到迪生樂器公司時,他們正在趕制一批出口訂單。迪生樂器的負責人劉迪來自內蒙古,10年前是北京的一名職業樂手,那時候他就知道鄌郚鎮有好吉他,也經常來這里淘好琴。

來到鄌郚鎮發展后,劉迪通過亞馬遜網、阿里巴巴國際站,將電吉他等鄌郚樂器銷往國外,月銷量6000余把,年產量能達到7萬把,年產值3000余萬元,多年蟬聯天貓電聲樂器銷售單品冠軍。

“鄌郚吉他手感細膩,選材精良,最重要的是能個性化定制,能夠滿足我心目中的‘最高顏值’。”美國俄亥俄州的史蒂芬·摩西是一位音樂愛好者,通過迪生樂器定制了一把“德魯拉”牌吉他。他說,鄌郚吉他的品質不輸很多國外的品牌。

據趙衛國介紹,目前鄌郚共有樂器生產及配套企業108家,年產能在200萬把左右。“根據樂器行業權威機構發布的數據,鄌郚鎮的電吉他單品產量目前占到全國總產量的40%以上。”他說。

“吉他很拉風!很時尚!今年孩子過生日我專門到鄌郚鎮精心選購了一把吉他,他一玩起來就停不下。”家住濰城區的付夢媛早就聽說過鄌郚樂器小鎮,兒子對鄌郚吉他的喜愛讓她覺得沒有白跑一趟。

近年來,昌樂縣緊緊抓住國家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內外市場相通、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促進消費升級、消費回流的重要契機,推廣“互聯網+體驗式”立體營銷模式,線上加強與阿里巴巴、京東、亞馬遜等電商平臺合作,線下做好實體體驗店,構建線上線下立體營銷模式;借力“網紅”深度營銷,成立自媒體工作室,電子商務從業人員達到1100余人;抓住跨境電商試點擴圍機遇,中國(濰坊)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昌樂園區落戶鄌郚,培育電商企業53家,進一步擴大了電商供應鏈,提升了產品附加值。

面對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和國民消費的深厚潛力,如何更好滿足消費多元化和對生活品質的追求,為用戶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成為鄌郚樂器面臨的一道“必答題”。

昌樂縣著眼于拓展吉他產業發展空間、提升產業布局,不斷壯大特色產業集群,創建包括樂器產業園區板塊、劉莊文藝村板塊、音樂文化創新創業板塊和郊野音樂文化體驗板塊在內的文化藝術小鎮,吸引不少周邊游客來此“打卡”。今年3月,山東明確提出著力推動“山東手造”全面起勢,鄌郚樂器入選“山東手造·濰有尚品”優選100名單。(記者 王金虎)

關鍵詞: 阿里巴巴 電子商務 致力于打造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