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數字技術支持制造業向“智造業”轉型
2022-11-14 18:36:24來源: 工人日報客戶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車輝

傳統制造業應該如何轉型,有何新舉措?剛剛閉幕的杭州云棲大會給出這樣一個啟示:以數字技術支持制造業向“智造業”轉型。

云棲大會是觀察前沿技術發展的窗口,也是觀察云計算與各行各業展開融合創新的舞臺。

在云棲大會上,一系列成功案例被推介。位于唐山遷安市的首鋼遷鋼公司,是首鋼集團工藝領先的精品板材生產基地,也是國內首家實現全工序超低排放的鋼企,污染排放基本實現“近零化”。

2020年起,首鋼遷鋼與阿里云合作,打造基于AI算法的加熱爐智能燃燒系統,實現加熱爐溫的精準控制,自動控制率達到93.5%,減少80%的人工看管時長,且生產每噸鋼的能耗降低3.5%,減少碳排放2.6萬噸。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擁抱千行百業,智能制造正在多領域多場景落地開花——依靠智能巡檢,遠在千里之外也能云端管理大型風力發電機,相比人工效率提升10倍;借助智能設備,質檢線上可以智能識別細小瑕疵,助力實現精細化生產……新興技術與先進制造的深度融合,不僅勾勒出日新月異的數字社會,也讓實體經濟活力更足、動力更強。

包括阿里云在內的數字化企業是“制造強國”的積極參與者,通過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助力制造業實現智能制造、數據全場景打通、生產線全流程優化、產業鏈全領域協同等業務突破,助力制造實現增效降本、綠色減碳等高質量發展目標,目前已廣泛服務石油、煤炭、清潔能源、鋼鐵、水泥、化工、電子、汽車、裝備等領域的2萬家企業。

智慧賦能并不是為了取代人,而是需要高質量的技術工人。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認為,未來越來越多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將由生產線的工人來開發,進一步加速創新,繁榮應用生態,重塑產業生態。

工業互聯網未來還將更進一步,從工業互聯走向產業的互聯,這需要統一的IT基礎設施、數據化智能化的技術,以及繁榮的應用生態。

在這些基礎上,企業可以高效的連接供應鏈和產業鏈,實時感知市場變化,提高生產效率,加速創新。未來,工業創新將更多依靠一線工人,像釘釘這樣的低代碼平臺能夠讓幫助工人實現數字化、快速創新。目前,低代碼已經在工業領域廣泛應用,讓一線工人也能開發系統應用。

關鍵詞: 技術支持 開發系統 技術工人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