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網 > 熱點 > 正文
沖刺“人工智能高地”的背后
2023-06-27 20:54:41來源: 環球網產經

多地升級人工智能產業政策,北上深等地相繼發布支持產業的政策文件

沖刺“人工智能高地”的背后


(相關資料圖)

閱讀提示

如何抓住人工智能這一輪技術變革的浪潮,促進區域以及產業發展,多個一線城市開啟了“追逐賽”。北京更是聞風而動,一天之內發布兩項政策,沖刺“人工智能第一城”。

中國積極布局人工智能產業,競跑“未來賽道”。隨著各行業、各領域對人工智能需求的日益增長,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不斷涌現,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發體系和應用生態,引領著經濟社會各領域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躍升。以“大模型”為代表的技術爆發,加速了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

相關專家指出,大模型相關新研究、新產品競相涌現,通用人工智能正成為各國重點布局的關鍵賽道。

如何抓住這一輪技術變革的浪潮,促進區域以及產業發展,多個一線城市開啟了“追逐賽”。近期,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舉措,發揮自身特色優勢創新“助跑”。北京更是聞風而動,一天之內發布兩項政策,沖刺“人工智能第一城”。

多地支持政策密集出臺

近期,各地出臺政策舉措力促人工智能發展。《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于近日出爐,該方案明確提出:“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重點支持人工智能創新和應用。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基金作用,統籌整合基金資源,形成規模1000億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

除深圳之外,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于6月1日就《成都市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公開征集社會意見。

而近日公布的《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專項等引導作用,支持民營企業廣泛參與數據、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目前,上海徐匯區正積極引進和培育一批大模型研發團隊,將加快研究打造大模型生態集聚和創新應用高地。

不難看出,當人工智能新一輪產業競賽持續升溫之時,各地鼓勵支持人工智能發展的利好政策也密集出爐。記者注意到,最新地方政策文件中均重點提到了算力端發展,加大算力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同時強調了人工智能的高質量發展,拓展AI創新應用場景的深度與廣度。多名來自AI產業的人士也向記者表示,國家及地方出臺的多項AI產業支持政策將給產業發展帶來助推力,更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戴瓊海表示,中國擁有廣闊的人工智能應用市場,但在基礎性技術和人才方面還處于弱勢。應從政策、機制和投入上,深化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和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擁有人工智能相關企業近273.1萬余家,其中今年1~5月新增注冊企業23.2萬余家,平均增速達66.7%。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通用人工智能成為一個新的競爭熱點,各方的投資、研發都熱度不減。”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黃鐵軍說,未來,SegGPT等視覺類通用人工智能將在自動駕駛、機器人等方面有廣泛應用。

據統計,目前中國10億級參數規模以上大模型已發布79個;有14個省區市在開展大模型研發,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廣東,其中北京38個、廣東20個。

北京一天發布兩項重磅政策

在日前舉行的2023中關村論壇閉幕式重大成果發布會上,《北京市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北京市促進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重磅發布。北京將通過這兩項政策,從鼓勵與引導行業發展角度,圍繞創新發展共性需求,進一步統籌資源,全面推動人工智能自主技術體系建設及產業生態發展,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

圍繞著人工智能如此密集地發布重要文件,實屬罕見,北京市建設人工智能高地的決心和力度清晰可見。

首先,《方案》圍繞著突破關鍵技術、夯實底層基礎、構建產業方陣、推動場景建設、構建創新生態五大方向,提出16項重點任務;《措施》則從提升算力資源統籌供給能力、提升高質量數據要素供給能力、系統構建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能技術體系、推動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場景應用、探索營造包容審慎的監管環境五個方面退出的具體措施。

在這兩個重磅文件中,幾個重點和關鍵詞值得關注。

一是突破和原創。《方案》提到了“突破人工智能前沿基礎理論創新”,強調“圍繞人工智能數學機理、大數據智能、多模態智能、決策智能、類腦智能、科學智能、具身智能等方向開展研究布局,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原創理論體系”。不僅僅是要有基礎理論框架體系,而且強調“原創”。

二是兩個重要內容。《方案》提到“支持創新主體重點突破分布式高效深度學習框架、大模型新型基礎架構、深度超大規模圖計算、超大規模模擬計算等基礎平臺技術。支持數據與知識深度聯合學習、高維空間多模態語義對齊、大規模認知與推理、可控內容生成、高效低成本訓練與推理等關鍵算法研發,著力推動大模型相關技術創新。鼓勵相關技術和算法開源開放”。

核心產業規模將達3000億元

“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持續保持10%以上增長,輻射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方案》提出了具體的目標數據。

16項重點任務和21條具體措施就是圍繞著這個目標展開。從大的方向上看,是在國家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決策框架之下,針對北京市的“兩個人工智能區”——北京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一個地”——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一個中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繼續布局、深化加強和全面推動。

圍繞這一藍圖,一個個細化的目標也在《方案》中明確。北京將在人工智能基礎理論方面取得突破,人工智能理論框架體系基本形成,通用人工智能雛形顯現;自然語言、通用視覺、多模態交互大模型等形成完整技術棧,關鍵算法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人工智能算力布局初步形成,國產人工智能芯片和深度學習框架等基礎軟硬件產品市場占比顯著提升,算力芯片等基本實現自主可控;國產硬件比例顯著提高。

人工智能領軍企業科研投入持續增加,初創企業數量不斷增長,企業總數保持國內領先,新培育獨角獸企業5至10家。

根據《方案》,北京還將建設一批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科研機構,引進培育國際一流創新人才團隊;力爭高水平學者數量超萬人,國內占比保持領先。在人工智能相關政策措施、倫理安全、技術標準等方面,也將努力取得重要進展。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LV推出充氣夾克多少錢?lv是什么檔次?
  • 三星手機業務換帥是哪一年?三星手機為什么撤出中國?
  • 股票配資是什么意思?個人做股票配資違法嗎?
  • 數據中心機房是干什么的?idc機房主要用于哪些工作?
  • 周樂偉接班董明珠真的嗎?格力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嗎?
  • 小米技術委員會厲害嗎?米家是不是小米旗下的公司?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