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資料圖片)
日前,2023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在廣東東莞落幕。展會現場的“漳州地標 山海盛宴”主題展館中,由平和白芽奇蘭、杜潯酥糖等21種優質地標產品和云霄枇杷膏、詔安紅星青梅酒等延伸加工產品組成的“漳州地標天團”集體亮相,吸引萬余人次參觀。
而在更早時候,東山蘆筍、平和琯溪蜜柚、云霄枇杷、平和白芽奇蘭等地標產品入選中歐地理標志產品互認互保清單,拿到了歐洲市場的入場券。
根據發布的《2022年漳州市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狀況》,截至今年4月底,漳州市地理標志商標總數達153件,連續三年位居全國設區市首位。作為“全國地標第一市”,漳州市近年來充分發揮地標帶動效應,形成“一縣一優質地標產業”的特色農業發展格局,構建以地標產品為支撐,覆蓋一二三產的現代農業產業鏈,助推地標“金名片”不斷“出圈”,為地方經濟振興注入新活力。
制定標準,保障地標含金量
六月楊梅已滿林,初疑一顆值千金。初夏時節,記者來到漳州市龍海區浮宮鎮,楊梅清香飄滿林間,一顆顆紅得發紫的楊梅在枝上隨風而動。各個楊梅基地車來車往,慕名前來品嘗、采摘的游客絡繹不絕。
聲名遠播的浮宮楊梅,至今已有800多年的人工種植歷史,并于2010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成為漳州的一張地標“金招牌”。如今,浮宮鎮楊梅種植面積超4萬畝,年產量6.9萬噸,均居全省鄉鎮首位。
據介紹,早年間,浮宮楊梅以零散化、家庭式小農種植為主,由此帶來“生產大小年,果形大小異,采收成本高”等問題,影響了楊梅的品質和銷路。
為解決這些問題,近年來,浮宮鎮大力推動楊梅果園集中承包經營和農業科技下鄉活動。目前,全鎮有23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35家家庭農場和20名農業科特派,推動了全鎮近四分之三面積的楊梅果林實現高標準高質量種植。去年10月,經省市場監管局批準,《地理標志產品 浮宮楊梅》和《浮宮楊梅 栽培技術規范》兩項地方標準正式發布,從產地范圍、質量特色、種植技術、標簽標識、包裝運輸等方面,統一制定浮宮楊梅的地方標準,為種植戶提供更科學、便捷的技術指導。
“每年3—6月的楊梅施肥、采摘季,楊梅主產區都會開展地標專項整治行動,嚴格把控農資銷售、肥料使用、地理標志使用等行為,維護好浮宮楊梅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形象。”龍海區市場監管局地理標志監管人員姚奕濱說,在標準化的支撐保障下,浮宮楊梅逐漸延伸出“有園、有市、有產、有游”的現代農業產業鏈,全產業鏈產值超10億元。
云霄舉辦枇杷文化節,游客走進和平鄉棪樹村枇杷生態園體驗采摘樂趣
浮宮楊梅品牌標準化建設的進程,是漳州地標產業標準建設成果的生動縮影。為促進地理標志產業與經濟社會發展融合,建成具有漳州特色的現代地理標志產業標準體系,2021年,漳州開展“地理標志標準建設年”活動,對全市地理標志產業開展普查,制定標準規劃,排查存在問題。引導協會統一申請辦理地標專用標志,研究制定地標產品生產經營標準,實現全市12個重點地理標志產業“有標準、有管理、有專標”。目前,漳州已經有28個產業建立團體標準,一大批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質量可追溯的地標產品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
在此基礎上,漳州積極指導產業龍頭企業開展地標產品檢驗工作,率先印制、使用帶有規范地理標志商標和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包裝袋,帶動一批許可使用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使用。截至2022年,漳州的國家地理標志使用主體數達到247家,產值超50億元。“我們以標準為依托,在確保地理標志產品特殊品質的基礎上,通過龍頭企業以點帶面逐步擴大地理標志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漳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商標監督管理科科長楊蔡鵬介紹。
地標產品有標準“保駕護航”,“金字招牌”更加閃亮。云霄枇杷、下河楊桃、浮宮楊梅、詔安青梅……一個個極具含金量的地標產品相繼打響,讓漳州“遍地生金”。目前,漳州已經形成“一縣一優質地標產業”的特色農業發展格局,全市地理標志商標產品產值達600億元,超150萬農村人口受益。
龍頭帶動,賦能地標影響力
有了標準化,也要有“身價”。過去,由于農戶營銷和品牌意識不足,不少地方農產品存在優質不優價的問題。
為破解這一難題,漳州推行“龍頭公司+地理標志+農戶”產業化經營模式,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開發地理標志商標產品,推動地標產品和品牌由單點化向集群化發展。
游客在云霄地標館參觀購物
2020年,龍頭企業農好康(福建)數字科技集團上線“印漳”漳州地標產品數字平臺,通過品牌策劃、產品開發、線上銷售、營銷推廣等,著力助推鄉村特色產業向融合化、組織化、品牌化和數字化轉型升級。
在“印漳”微信公眾號里,消費者不僅可以通過小程序購買漳州地標產品,還能在“地標專欄”閱讀漳州地標文化故事,通過視頻欣賞漳州風土人情,形成“內容‘種草’—線上下單”的閉環;位于漳州古城的“印漳”線下門店“入口成漳”,杜潯酥糖、詔安青梅、平和蜜柚……一個個地標產品搖身一變,成為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愛的精致便攜伴手禮。
線上平臺與線下門店相融合,實現“文的物化”與“物的文化”的營銷傳播鏈閉環,為漳州地標產品開辟出更大的發展空間。在農好康集團負責人林亞梅看來,地標產品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是寶貴的文化精神內核,值得花大力氣挖掘、整理、再現、傳播。
為了更精準地幫扶農戶,農好康集團團隊還摸索出一套“敲、推、扶”的工作方法。“農戶未經授權使用地理標志商標的時候,我們的志愿服務團隊及時‘敲打’,避免他們侵權;通過我們的供應鏈渠道,‘推一把’優質農產品,帶著他們一起賣;他們遇到品牌、法律、銷售等方面的困難,我們力所能及‘扶一把’,團結帶領大家扎根鄉村,做好土特產文章。”林亞梅介紹,目前,農好康集團已經對接全市400多個農產品供應鏈和2680戶農戶。在龍頭企業帶動下,漳州地標產業鏈條大幅延長,并助推農戶實現增收,全市20余家地理標志產業龍頭企業平均每家帶動農戶548戶。
地標+文旅,強化經濟驅動力
當前,鄉村旅游、周邊游正在成為文旅產業的新增長點。如何培育壯大地標經濟,讓地標抱團“出圈”?“全國地標第一縣”云霄縣探索出“地標產品+食品制造+文旅融合”的發展路徑。
漳州“地標+文旅”融合發展示意圖
2021年,云霄縣創建了地標館,并設置下河楊桃、云霄枇杷、馬鋪百草園三個地標驛站,構成“一館三驛站”的城市新IP,結合研學和文旅,打造集產品生產、收購、加工和銷售的全產業鏈研學基地。
“今年初以來,‘一館三驛站’累計接待游客超3萬人次,成為外地游客尋‘味’云霄的必游之處。”云霄地標館運營負責人湯錦璋介紹,在云霄地標館,游客不僅能一站式了解云霄地標的前世今生,購買云霄的“地標好物”和文創產品,還可以在小作坊親自體驗云霄枇杷膏的古法熬制過程。“地標文化+鄉村旅游”的模式,將云霄40個地標串珠成鏈,形成一二三產相結合的完整產業鏈。
近兩年,漳州市將發展地標文旅寫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等相關文件中,高起點謀劃“地標+文旅”的融合發展模式。
目前,漳州已經有17處地理展館和驛站,2021年至今實現超過50萬人次的游客接待量,帶動上下游產業產值超億元。此外,漳州還推出了“地標餐”“地標文旅精品線路”等特色地標文旅產品,讓游客沉浸式體驗“漳州地標”的魅力。
“下階段,漳州將在地理標志工作上持續發力,不斷深化地標文旅項目創新,加快推進地標文旅項目標準化建設,進一步發揮地理標志帶動作用,助力鄉村振興。”楊蔡鵬說。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