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聚焦 > 正文
廣州高新區推出“中醫藥十條” 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謀求新發展
2022-04-28 10:28:31來源: 科技日報

透過明亮的玻璃窗,只見身穿無塵服的技術人員輕點操作鍵,一個個塑料藥瓶排著長隊,從傳送帶上成批出來。理瓶、數粒、裝瓶、旋蓋……所有步驟均全自動完成。“這是我們開發的適合中藥丸劑包裝生產特點的自動化丸劑包裝生產線。” 廣州白云山中一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一藥業)常務副總經理寧娜介紹。

中一藥業所在的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獲批藥品生產許可證的中藥生產企業有21家,中藥批準文號超過450件,占廣州市總數的1/3。如今,這里的中醫藥企業正迎來重大利好。4月24日,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正式發布《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中醫藥10條”)。

最高補助5000萬元,鼓勵醫工交叉發展

當前,廣東正在推進新一輪中醫藥強省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近年來,廣東中藥工業年總產值已突破600億元。其中,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一直致力于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并將中醫藥產業作為重點產業發展,目前中醫藥產業營收超100億元。

“經過多年發展,我們生物醫藥創新要素匯聚、規模壯大、集聚效應明顯,形成‘兩城一島’的產業空間布局。”黃埔區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偉權介紹。

為進一步推動區內中醫藥產業發展,“中醫藥10條”應運而生。據介紹,“中醫藥10條”重點在推動中醫藥領域人才高地建設、搭建高端學術交流平臺、打造“黃埔杏林”創新谷、鼓勵中醫藥成果產業化、推進生物醫藥先行先試改革創新、建設中醫藥智能裝備創新高地、鼓勵基金投資等方面提出多個國內首創、全國領先的突破性政策,集聚全球高端中醫藥資源,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

率先在國內打造“黃埔杏林”創新谷,是“中醫藥10條”提出的重要舉措之一。政策鼓勵醫工交叉發展,對建設醫工結合實驗平臺、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基地的,經認定,按其設備購置費等建設經費的30%給予支持,每個平臺最高補助1000萬元;經認定,對特別重大的國家級實驗室,按實際投入建設經費的50%給予扶持,每個最高補助50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醫藥10條”在國內首次在中醫藥領域打通“中醫藥產業要素聚集—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政策通道,大力支持中醫藥成果產業化、中醫藥成果技術交易,支持建設互聯網醫院,吸引投資基金,形成政、產、學、研、金、用的政策合力,推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服務鏈”深度融合。

“‘中醫藥10條’抓住了技術支撐這一關鍵點,為中醫藥產業化發展‘造血’。”廣東省新黃埔中醫藥聯合創新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溫川飆透露,“我們把全國中醫藥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多學科的專家團隊聚集到此來開展醫工融合,用交叉學科的力量傳承創新中醫藥。”

開辟生物醫藥申報“綠色快車道”

據黃埔區政府一級調研員楊家偉介紹,“中醫藥10條”具有精準化、專業化、系統化的特點,精準“把脈”中醫藥發展,爭取政策先行先試,全方位營造最優中醫藥創新環境。

吸引人才精準化是政策的一大亮點。“‘中醫藥10條’在國內首次提出中醫藥領域五類特色人才分類支持政策,從國醫大師、岐黃學者到中醫藥交叉學科領軍人才,單個團隊資助金額最高1500萬元。”楊家偉表示,此舉將吸引各類中醫藥領域高端人才,特別是中醫藥交叉融合復合型創新人才來創新創業。

“中醫藥10條”還提出,推進生物醫藥先行先試改革創新。“通過共建法定檢驗檢測機構技術支撐平臺,讓企業‘足不出區’就享受到省級法定藥品檢驗機構的優質服務,切實解決企業長期面臨的法定檢驗送檢距離遠、時間長問題。”黃埔區市場監管局局長田農介紹。

同時,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還設立新藥申報服務中心,為企業新藥申報、許可驗收、符合性檢查等業務提供專業的全周期“一站式”服務,構建生物醫藥申報服務的“綠色快車道”。

“‘中醫藥10條’提出推進藥品評審制度改革,這對我們老字號企業是一個重大利好,它將促使企業更愿意拿出更多的費用投入到研發的項目中,包括中成藥的產品開發。”寧娜說。

關鍵詞: 中醫藥十條 廣州本土藥企 中醫藥概念股 生物醫藥申報通道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