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聚焦 > 正文
中國旅游科學年會正式召開 業內探討旅游業人才短缺解法
2022-04-27 13:36:36來源: 經濟參考報

4月22日-23日,以“旅游人才建設與青年人才培養”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科學年會在京召開。《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年會上獲悉,當前,旅游人才的重要性愈發凸顯。但有關調研顯示,供需錯配嚴重、流失率居高、“吃青春飯”等問題凸顯,旅游人才緊缺加劇,正成為行業發展痛點。業內人士呼吁,加快補齊旅游業人才短板,建立緊缺人才目錄,重點扶持鄉村和縣域旅游專業人才,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

旅游人才重要性凸顯

近段時間,從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到文化旅游部印發《“十四五”期間文化和旅游人才發展規劃》,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文化和旅游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得到進一步強調。

“文化和旅游領域是最需要創新引領、最需要人才支撐的領域之一。”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在年會上表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靠人才、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靠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文化和旅游人才隊伍,是創業之基、興業之要。

胡和平強調,要悉心培育人才,優化旅游人才結構,辦好學校教育、職業教育,發揮市場主體、社會組織作用,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大批優秀旅游人才。

還要注重實踐鍛煉,以實踐磨煉人才,以事業成就人才,以成長激勵人才,為旅游人才成長成才、成就事業搭建舞臺。要真誠關心幫助人才,讓廣大旅游人才安身、安心、安業。要發現培養一批青年骨干人才,不斷擴大人才“蓄水池”。要加強政策支持,堅持深化改革,為旅游人才培養、使用、評價營造良好環境。

對于當前旅游人才的定位,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強調,要努力成為國家需要行業認可的旅游人才。在他看來,新時代的旅游人才必須是國家需要、時代呼喚的,也應當為行業認可的;新時代的旅游人才需要專業培養,更需要實踐鍛煉,以及競爭與淘汰;新時代的旅游人才要到地方基層,到產業一線去。

受中國旅游研究院課題組委托,中國旅游研究院政策所曹洋在發布《中國旅游人才發展報告(1949-2021)》時指出,當前旅游需求進一步升級,旅游市場進一步分層、分眾,旅游業邊界拓展,旅游業發展品質提升,對旅游人才提出了更多元的要求。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打破了人才的界限,為旅游人才發展開拓了新的局面。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旅游業中的廣泛應用,為旅游人才發展指引了新的方向。

圍繞旅游高質量發展,實現旅游強國戰略,是旅游人才隊伍建設和青年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義。洛陽師范學院校長梁留科認為,圍繞該目標要形成三大人才隊伍體系,一是旅游領域的專業人才,即面對鄉村旅游、紅色旅游、智慧旅游和導游、旅行社、酒店等旅游的專門人才技能培養。二是旅游經營管理人才。三是旅游業創新創業人才。

供需失衡、流失率高

不過,業內也指出,當前旅游行業面臨較為嚴峻的人才短缺和流失問題。

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課題組的前期調研和數據分析,當前我國旅游人才主要面臨五大問題:一是適應現代旅游業創新發展的人才相對短缺,服務現代旅游定制化、小眾化、近程游、深度游的旅游企業亟須的人才短缺。一些企業管理人員表示,投遞簡歷者多,但符合要求者少,人才供給和需求錯位的問題相當嚴重。

二是戰略性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緊缺。三是旅游人才分布區域不均問題仍舊突出。從區域來看,我國旅游人才分布呈現東強西弱、南強北弱的特點;從城鄉來看,我國旅游人才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區。四是人才評定和管理制度亟須改革。長期以來,旅游業體制內外習慣按照學位、職稱,或者是榮譽稱號等標準對人才進行分級管理,不利于推動旅游人才隊伍的可持續發展,可能阻礙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五是行業薪酬和社會聲譽有待提高。

“新冠疫情對服務業特別是旅游行業的重大影響,短期看是市場,長期看是人才。”臺州學院黨委書記崔鳳軍在浙江展開的一項調研發現,旅游行業人才短缺和流失現象越來越嚴峻。超過三分之二的旅游企業面臨較為嚴重的招工難、用工難問題,從業人員流失率高達每年35%。“這次疫情雪上加霜,調查發現,30到40歲從業人員流失率超過50%,而他們僅有18%的人表示疫情過后再從事旅游業。”

此外,結構存量不合理。崔鳳軍指出,從旅游行業內部來看,人才集中在傳統行業,而新型旅游門類人力資源數量不多,民宿店長相對缺乏。旅游人才以中低層次為主,吃青春飯現象仍然明顯,復合型人才更是嚴重缺乏。

后備人才儲備不足。根據浙江省教育廳數據,省內高校本科旅游專業招生越來越少,而且新生入學之后轉專業比例常年保持在25%以上,2021年疫情期間更是高達50%以上。加上就業等方面原因,碩士研究生招生越來越難。

對于旅游人才緊缺的原因,崔鳳軍分析稱,一是旅游行業社會地位不高,二是就業環境整體不佳,三是季節性差異導致收入不穩定,四是行業低層次競爭激烈,五是人才成長空間缺乏。

多措并舉打造人才隊伍

對于旅游人才培養,課題組建議,牢固樹立人才是建設現代旅游業體系、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第一推動力的觀念。此外,要面向市場找人才。要為服務行業留下人才。不僅要為人才成長創造平等競爭、包容創新的環境,更要大膽放手地使用人才。摒棄簡單的以學位、職稱、榮譽稱號等職位高低評判人才的辦法。給人才一定的自由發揮空間,讓戰略領軍人才、產業創新人才得以脫穎而出,使技術人才和服務人才能夠留得住,沉得下來。

“還要注重分類育人才,堅持問題導向,強調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堅持培育一批扎根實踐、把成果應用于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專家學者。”曹洋說。

崔鳳軍建議,由政府主導旅游人才培養,建立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在住房補貼、生活補貼、子女就學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氛圍。大力引進專業人才尤其高端人才。依托高校優質資源,培育高素質旅游人才。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旅游人才培養機制,打破傳統培養瓶頸,推動產學研結合。重點扶持鄉村和縣域旅游的專業人才。

攜程集團CEO孫潔表示,要立足國情,加大培養鄉村旅游人才。攜程去年推出“鄉村旅游振興”戰略,計劃投入10億元基金,規模化賦能100個旅游村、培養10000名鄉村旅游振興人才。

關鍵詞: 中國旅游科學年會 鄉村旅游振興 旅游業人才短缺 文旅新規劃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