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門市委十四屆三次全會召開,提出將緊緊圍繞事業鏈、產業鏈布局人才鏈,到2025年要引進10個以上國際一流水平的科學家團隊、100個重點領域的領軍人才、1000名急需緊缺的博士人才,全市各類人才總量突破100萬人,把江門打造成為產才融合的示范之城、開放創新的活力之城、人才生態優良的宜業宜學宜居之城。
栽好梧桐樹,方能引得鳳凰來,能不能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用好人才,環境尤其是制度環境很關鍵。
結合“六大工程”,江門研究出臺《關于深入推進“人才倍增”工程的十條措施》(以下簡稱“十條措施”),分四大部分,制定共十條具體舉措,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集聚華僑華人創新創業的國家重要人才戰略支點城市。“十條措施”的發布,讓人看到江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決心。
江門市委高度重視抓好人才工作,由市委書記擔任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多次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等,親自謀劃推動相關人才工作,并在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上提出“人才倍增”工程。
在江門市委十四屆三次全會上,江門進一步提出,全市各級各部門要貫徹落實省委新時代人才強省“五大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人才工作,讓人才第一資源的觀念真正樹立起來,讓重視人才、尊崇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氛圍真正濃厚起來。
魚無定止,淵深則歸,鳥無定棲,林茂則赴,從三個維度分析,不難發現,江門抓好人才工作起碼具備三重優勢。
江門有匯聚人才的扎實產業基礎。作為省委、省政府規劃發展全部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的布局城市之一,江門是大灣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戰場,可以為人才提供廣闊發展空間;
江門有培育人才、成就人才的創新載體。僑鄉擁有“國之重器”江門中微子實驗站、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共建的江門雙碳實驗室、全國首家博士后創新示范中心等重大平臺載體,讓各路英才都有施展才華的舞臺;
江門有激發人才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環境。江門的營商環境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是著名的中國僑都,與海外華僑華人聯系緊密,東西方文化在這里激蕩交匯,形成了開放包容、務實創新的文化基因。
為了把這些優勢充分釋放出來,江門要凝聚起推進“人才倍增”工程、建設人才強市的強大勢能。為此,市人才工作局會同有關單位,制定了深入推進“人才倍增”工程十條具體措施,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海納英才推動江門奮進新時代、走好新征程。
高質量推進人才培養
培養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的大計。全會強調,人力資本投資是回報最大的投資,要把人才的自主培養擺在首要位置,加快建立人才資源競爭新優勢。
江門蘊藏著巨大的人才培養潛力和提升空間。《措施》提出,將實施重點領域人才隊伍“強基”計劃,提升教育人才專業素質,推進醫療衛生人才協調發展,凝聚鄉村振興人才力量,統籌推進經濟社會重點領域專門人才隊伍建設。
其中,江門將深入實施“教學質量年”,大力推進“新強師工程”,建立江門教育人才庫,每年按照全市教師隊伍總數10%的比例培養骨干教師,培養600名以上縣級教學名師、100名以上市級卓越教師;加強衛生健康人才梯隊建設,加大專項公開招聘、全科醫生培訓和定向培養醫學生力度,每年新增2000名醫療衛生人才;實施鄉村工匠僑都技藝傳承計劃,“十四五”期末農村人才總量達到20萬人,創建省級高素質農民培育示范基地100個。
另一方面,江門將積極夯實基層治理人才基礎,建設社工人才培育基地和實訓基地,加強社工專業人才培養;對接國際通行規則,加強與港澳司法交流協作,大力培養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的法治人才隊伍。
此外,江門將實施產業人才“鍛造”計劃,提升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綜合競爭力,實施僑鄉企業家國際化行動,培養一批通曉國際規則、善于處理涉外事務的企業家人才。鍛造一批產業工程師和僑都工匠,實施產業工程師集聚計劃,發布緊缺工程師人才目錄和工程師地圖,每年新增產業工程師2000人以上。在產業園區推行“園區技校”項目,發揮企業培育主體作用,加強與高職院校開展多形式合作,推動“雙元制”現代學徒和企業新型學徒培訓。支持江門市符合條件的高職院校升格為職業本科,支持每所中高職院校重點建設3—5個與本地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專業(群),培養更多產業急需的高素質職業技術人才。
更大力度培養戰略人才力量
戰略人才站在國際科技前沿、引領科技自主創新、承擔國家戰略科技任務,是支撐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
在自主培養人才的同時,江門還將以更大力度培養戰略人才力量,堅持“四個面向”,拓寬引才國際視野,用好海內外華僑華人人才眾多的優勢,瞄準“高精尖缺”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措施》提出,江門將實施科技人才“提質”計劃。具體而言,將瞄準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精準發力,制定“院士牌”三年行動計劃,對帶產業項目落戶江門的,給予產業項目補貼。支持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在江門新設立研究院,給予啟動資金補貼和運營補貼。
青年人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江門將培養具有創新創造活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各類人才培養引進支持政策向青年科技人才傾斜,大力實施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對青年科技人才創業團隊給予啟動資助,讓青年人才潛心鉆研、盡展其能。對引進的全職博士博士后給予生活補貼和購房補貼。
此外,江門將實施華僑華人人才“匯聚”計劃。接下來,江門將深化江港澳人才合作,實施港澳青年就業創業計劃和港澳籍高校畢業生引留行動,鼓勵港澳高校組織學生到江門實習;建設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給予創業的港澳青年一定額度創業擔保貸款和部分貼息,創業失敗的給予限額補償。同時加快建設江門(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窗口體系。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