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野茶沒得人要,現在家門口就有公司收野茶,價格比種‘家茶’高得多。”4月14日,恩施鶴峰縣容美鎮麻旺村霧靄氤氳,村民鄧蓮珍夫婦一大早就爬到屋后的山上采摘野茶。
極目新聞記者在麻旺村看到,一片片野茶樹,大而粗、繁而密,這些多年藏在深山無人識的野茶,如今卻已成茶農增收的“黃金葉”。在該村從事野茶生產加工的覃芳告訴記者,加工后的野茶,市場價每斤最低1500元,樹齡超百年的古樹茶,加工成高端產品,每斤保底價5000元,而且市場上供不應求。
野茶,產自非人為播種的生態茶樹,主要靠鳥類等野生動物傳播茶樹種子后自然生長形成,生長于生態極好的荒野。麻旺村平均海拔超800米,常年云霧繚繞,山高林密,土壤富硒,該村野茶面積達1000余畝、古茶樹就有2000多株。這里出產的野茶,葉片革質肥厚,味香、耐泡、口感層次豐富。
“以前做夢都沒想到采摘下來的鮮葉就能賣100多元一斤。”村民廖彩英興奮地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市場上普通茶芽頭鮮葉每斤賣50元至60元,而野茶芽頭鮮葉則高出了一倍多。近兩年,清明節后,家家戶戶都上山采野茶。
此前,因地理位置偏僻,銷售途徑少,野茶“寶”在深山無人知。為了利用好這一優質資源,覃芳去年東拼西湊400余萬元,在村里新建精制紅茶和白茶生產線各一條,年生產野生紅茶2000公斤、野生白茶1000公斤。
覃芳自家有100多畝荒野茶林,為讓老百姓提高荒野茶產量,他帶頭對荒野茶林進行管護,并手把手指導鄉親們。“進行管護后,荒野茶不僅方便采摘,而且芽孢更飽滿,老百姓收益更大,廠家收這種茶效益也高,雙方互惠互利。”
在覃芳的示范引領下,不少村民紛紛利用農閑時節,對自家的荒野茶林進行管護。“我有百余畝野茶林,等這批春茶采完后,我也像覃老板一樣,把科學管護做到位,把茶葉質量提高,收入肯定會更好。”村民徐鶴林期盼地說。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