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聚焦 > 正文
汽車安全沙盒監管試點加快推進 未來將有效解決汽車業發展的兩大矛盾
2022-04-13 13:26:55來源: 中國汽車報

4月1日,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應急管理部、海關總署五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試行汽車安全沙盒監管制度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共同啟動汽車安全沙盒監管試點工作。消息一出,引得行業人士紛紛點贊。

作為監管制度的創新形式,汽車安全沙盒監管制度的及時出臺,能有效解決當前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面臨的兩大矛盾。

其一,是新能源汽車包括智能網聯汽車快速發展與安全問題頻發之間的矛盾。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高達340.8萬輛,市場滲透率達到了13.1%。同樣是2021年,配裝組合輔助駕駛系統的智能網聯汽車銷量達到476.7萬輛,市場滲透率達到23.5%。與產業“新四化”快速融合發展相伴而來的,則是變得更加復雜的汽車安全形勢。截至2021年底,我國累計收集企業報告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500余例、OTA升級報告700余份?;谙嚓P事故報告及消費者缺陷報告信息,截至2021年底,新能源汽車累計召回229次,涉及車輛198萬輛。

其二,是企業發展新技術的需求與監管方式不匹配之間的矛盾。近兩年,跨界進入汽車行業的新角色越來越多,包括互聯網企業、能源企業、通信企業等。當前的汽車業態涉及到車輛使用的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等前沿技術,或實現各級別自動駕駛、遠程升級等新功能新模式,都在無形中推動新老角色跨界融合,進行技術創新。按照傳統的監管方式,當產品被投放到市場,消費者發現技術問題投訴之后,監管部門才會引起重視繼而采取相應措施。這樣無疑增加了各方試錯的成本,也阻礙了技術創新和迭代的進程。由于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而法律法規有很高的穩定性,所以法律法規難免滯后于科技發展。面對新科技帶來的政策挑戰,如何平衡創新和風險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緊迫。

從以上兩大矛盾可以看出,現有的汽車安全監管制度已經不能滿足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快速增長以及技術快速進步的需求。針對應用新技術、新功能新模式的汽車產品,要適時推動現有監管制度進行創新。因此,汽車安全沙盒監管制度的出現恰逢其時。

“沙盒監管”的概念,最早是在2015年由英國金融監管局提出的,是一種創新監管理念。它由金融監管機構設立,在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前提下,讓部分取得許可的金融機構或初創科技型企業,在一定時間和有效范圍內測試新金融產品、新金融模式或業務流程。此前,國內在金融領域已嘗試沙盒監管,此次提出的汽車安全沙盒監管是國內首次針對汽車領域開展的創新監管方式。

沙盒監管類似于試點改革,它能夠提供一個“縮小版”的真實市場和“寬松版”的監管環境。申請進入沙盒監管的前沿技術或新功能新模式,以現有的科學認知難以預見其潛在風險。這樣的監管方式,有利于在企業技術創新和未知的風險防控之間達到平衡。

據悉,申請進入沙盒監管的企業,涉及相關汽車整車、零部件、互聯網科技、數據服務、網絡運營、軟件與系統供應等行業。這些企業需要主動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和監管部門共同對未知風險進行研究和評估,且具備必要的測試和應急處置資源。可以看出,作為傳統監管方式的有效補充,汽車安全沙盒監管能夠由當前的被動監管向主動監管轉變,在鼓勵創新、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通過大數據平臺等方式有效監管,在大量用戶投訴和輿情發生之前,進行風險識別。這樣能夠更早地將前沿技術引發的質量安全問題納入監管范圍,提高應急處置能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時有利于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倡導最佳安全設計實踐。

根據《通告》的具體內容,汽車安全沙盒監管幾乎涉及現有及未來高級別自動駕駛的所有車輛。作為試行通知,汽車安全沙盒監管也表明了主管部門對后端車輛應用新技術、新功能新模式的管理態度。隨著《通告》的發布,之后的相關工作將會加速落地。對于企業來講,持續關注后續落地指南文件及配套措施,掌握好在用車輛的OTA升級、技術服務以及新技術升級的節奏很關鍵。

關鍵詞: 汽車安全沙盒監管制度 汽車安全監管升級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 智能網聯汽車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澳晡秲骸? /></a></li>
                                                    <li><a href=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