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聚焦 > 正文
“辣眼睛”電梯廣告層出不窮 涉黃問題嚴重亟需相關法規升級監管
2022-03-21 09:57:09來源: 紅網

近日,新華社記者發現,在眾多住宅樓電梯間,雷人雷語的“辣眼”廣告層出不窮。這些廣告以簡單粗暴的臺詞、夸張的視覺沖擊、循環的高頻播放“強制洗腦”,引起大量居民不適與反感。(3月17日 新華視點)

隨著電梯成為廣告營銷的新陣地,電梯廣告迅速占領民眾的日常生活。居民們每次乘坐電梯,就要面對各種電梯廣告的“3D”環繞式洗腦,讓人猝不及防、避無可避。“復讀機”式傳播是一方面,一些電梯廣告的畫面以及內容的“辣眼”程度更是叫人尷尬。比如某品牌“暴汗服”的女模特大喊,“沒有XXX,我不脫”;生鮮廣告將身材壯碩的男模特“擺上餐桌”,名為“小鮮肉上桌”。更有豐胸、壯陽、醫美等廣告過于成人化,內容低俗、語言曖昧,實在少兒不宜。

廣告營銷可以追求創意,但不能毫無底線,淪為低級趣味的產物。作為在公共場合出現的電梯廣告,面向的是各個年齡層次的社會大眾。因此,電梯廣告必須考慮每一個受眾群體的實際情況以及審美需求,只針對某個群體而忽視其他人的感受顯然不可取。更不用說有些電梯廣告傳播的內容低俗惡劣,只為博眼球,迎合低級趣味,無論它面向哪個群體都不合宜。這類“無下限”的廣告污染了公共環境,有違社會公序良俗。

電梯廣告作為廣告營銷的新形式,尚處于“蓬勃生長”時期,面對“辣眼”廣告的出現,當務之急是及時“糾偏”。國家法律層面已經形成了針對廣告營銷的相關規定,例如“以健康的表現形式表達廣告內容”等基本原則適用于一切廣告形式,電梯廣告雖然是新興業態,但也依然受到相關法規的約束。另外,由于電梯廣告的特殊性,對于它的監管尚未形成明確的責任劃分,也還沒有制定具體可行的操作規范。因此,界定權責是規范電梯廣告的首要前提,只有在廣告主、廣告公司與電梯運營方之間明確責任歸屬,才能對每一個環節起到有效監督,全方位管理電梯廣告,推動電梯廣告走上“正軌”。但是,無論最終責任歸誰,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面向大眾的電梯廣告應該是積極健康的,而非低級無下限的。

靠洗腦來傳播,靠低俗來博眼球,電梯廣告的“野蠻生長”必須得到及時有效的糾正。規范電梯廣告市場,讓電梯廣告對每一位廣告受眾負責,走上“正軌”的電梯廣告才能迎來良性發展。

關鍵詞: 電梯廣告強制洗腦 電梯廣告涉黃 廣告營銷底線 相關監管法規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