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神經退行性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群,一旦患病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以往對于帕金森,公眾知道的多為手抖等癥狀。對此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陳海波提醒,帕金森早期癥狀不僅僅是手抖,最核心的癥狀是動作遲緩,其次還有僵硬和步態障礙,65歲之后走路遲緩應盡早做步態檢測。
(相關資料圖)
65歲以上老人走路遲緩 應盡早做步態檢測
“動作遲緩主要表現為動作的速度減慢和幅度的變小,例如走路時雙手擺動幅度明顯變小,此外還有僵硬和靜止時震顫。相比于正常人較為放松的狀態,帕金森病人胳膊會有明顯更加的僵硬感覺,手自然下垂時也會不斷抖動。”陳海波提示,以上任何一個癥狀出現,都應該及時去神經科接受專業指導,盡早接受治療。
“帕金森病是一種相對常見的老年病,65歲以上的老人患病率達1.7%,疾病嚴重情況下將極大影響患者正常生活,需要大家更多關注。”他建議,65歲的老人,如果有覺得走路遲緩,那么應該定期去醫院做步態檢測,做到帕金森病的早發現、早治療。
近些年來,醫學界對于帕金森病的發病機制,病理研究頗多。帕金森病致病原因多樣,還存在許多需要亟待研究的部分,因此到目前為止疾病的診斷還無法依靠單一指標來確認。“這也是我們希望能夠早發現、早診斷的原因之一。”陳海波表示,帕金森病診斷需要結合自身條件、排除其他原因來綜合判斷,目前沒有任何一項或幾項指標能確診帕金森病,疾病確診往往需要2-5年,因此早期發現、及時干預對疾病的控制非常重要。
帕金森病強調個體化治療
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療原則上首選藥物治療。“目前藥物治療是效果最好的,藥物治療選擇有一定規范,也強調個體化。針對不同年齡的帕金森患者,根據對于生活和工作的需求不同,我們會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陳海波表示,具體的診療方案往往需要和患者長時間,充分的溝通。用藥量越大控制得效果越好,但隨之而來的副作用也越多,這是無法質疑的。由于是終生疾病,需要長期治療,因此,原則上應以較小劑量達到滿意療效,在滿足治療效果的情況下,盡量減少藥物的副作用。具體如何權衡,需要醫生和患者共同探討。
但不論采取什么方式,陳海波強調,帕金森病患者切記不要擅自停藥。“即使在治療的過程中,嚴重懷疑自己不是帕金森,也要在和醫生溝通后逐漸減少藥量,突然停藥會造成病情加重,甚至威脅生命。”
陳海波繼續解釋,很多患者覺得帕金森病藥物用著用著不管用了,這不一定完全是耐藥造成的結果,更多是隨著疾病進展出現的自然現象。“例如,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發病是由于腦內多巴胺細胞的減少,導致產生的多巴胺少,起初少量藥量補充后可以有效地控制癥狀。但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腦內的多巴胺越來越少,此時就需要增加治療藥物劑量。這并不是大眾所理解的耐藥,而是大腦對多巴胺的需求在增加。”
作為一種終生性疾病,帕金森病在現階段仍還未能實現治愈,但若遵醫囑持續用藥,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都將獲得進一步的提升。
“我們有些患者雖然患病時間很長,但10多年來遵醫囑也可以控制得不錯。”陳海波表示,帕金森病一旦診斷后要終生服藥,目前控制疾病有多種藥物治療方案,其中左旋多巴類藥物起效快、療效也不錯,雖然可能會引起運動并發癥,但在老年人中引發異動并發癥幾率較低。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效用穩定,可以減少運動并發癥的發生,但可能會引起包括困倦、低血壓和沖動控制障礙等副作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使用比較普遍,給藥也比較方便,但效用相對較弱,更適合輕癥患者。
“不同方案的治療藥物各有利弊,還需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定制更符合患者需求的治療方案。癥狀較重的情況下,左旋多巴類藥物仍是相對首選。”陳海波說到。
藥物治療之外,康復鍛煉、心理治療等也都可以幫助患者對抗疾病。陳海波總結道,“即使有一天藥物治療效果不再顯著,也可以考慮外科手術治療。如遇帕金森病,千萬不要諱疾忌醫,積極治療,才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tp錢包官網下載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