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我國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持續升級 從企業入手打造殘疾人就業友好環境
2022-05-16 07:59:13來源: 南方都市報

在第三十二次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中國殘聯召開全國助殘日新聞發布會。會議指出,將引導地方以多種形式開展國有企業安置殘疾人活動,積極推動國有企業帶頭安置殘疾人就業。還將開展2022年全國民營企業招聘月活動,這是首次將殘疾人作為重點群體納入民營企業招聘月活動中。

就業是民生之本。對于殘疾人來說,就業不僅可以改善物質生活條件,通過勞動創造美好生活,更能增強自信,更好地融入社會,實現人生價值。對于社會來說,只有殘疾人充分實現高質量就業,才能真正實現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地推進社會的公平正義。對此,政府的責任是首要的,但企業才是殘疾人就業的主要所在。

“十三五”以來,我國相繼推出涉及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府采購、自主就業創業、輔助性就業、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服務規范等一系列文件,相關就業扶持政策體系日趨完善。推動企業安置殘疾人就業,關鍵是推動企業用人觀念更新。部分企業已經轉變觀念,有了一套較為成熟、系統的殘障用工制度。例如,在白象食品企業,有三分之一的在職員工是殘障人士,這些員工與普通員工同工同酬,平等享受一切福利待遇。但仍有一些企業觀念沒轉過來,認為殘疾人影響單位形象。事實上,殘疾人更加珍惜崗位的來之不易,更可能用創新創造把工作干得更好,更不要說殘疾人從事一些特定的行業反而更具優勢。企業積極錄用殘疾人,更能體現出單位的社會責任感。

企業要用包容發展的視角助殘,在權利保障的起點上,確立對殘疾人不同身心能力構成的平等認可;在權利保障的過程中,實現對殘疾人可行能力平等的積極支持;在權利保障的結果上,促進員工對殘疾人身心機能多樣發揮狀態的包容乃至欣賞,最大限度擴大殘疾人的收益面。

北京殘疾人就業率位居全國前列,重要的一點就是企業吸納殘疾人成為殘疾人實現就業的主要渠道。北京市殘疾人就業狀況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通過企業招用殘疾人實現就業的人數達到7.4萬,占殘疾人就業總數的70%以上。以互聯網行業為例,殘疾人不僅僅可以成為在線客服、淘寶賣家,還可以成為有聲主播、演說家、咖啡師……喜馬拉雅“音為愛·所以愛”公益助殘有聲主播培訓計劃尋找用聲音傳遞愛與智慧的殘障者,“熊爪”咖啡店為聾啞人創造舒適區使他們在工作中感到平等與尊重。越來越多的行業出現了殘障人士的身影,他們擁有了自主選擇職業的可能。

在殘疾人身上,我們理應看到他們的無限可能。別讓殘障群體活在“悲慘—勵志”的二元敘事中,活成了一張面孔。因為,他們如同我們一樣,就像每片樹葉都會有不一樣的脈絡。

關鍵詞: 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 殘疾人就業友好環境 就業扶持政策 殘疾人就業率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