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周正式啟動 多項穩就業政策加快落地
2022-05-10 08:05:48來源: 南方都市報

5月9日,教育部啟動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周,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專場招聘和供需對接等活動。就業促進周以“千方百計拓崗位 攻堅克難促就業”為主題,在河南鄭州設主會場,在北京、吉林、山東、重慶、云南設5個分會場。活動以線上、線下方式同步啟動。主會場和5個分會場同步開展區域性專場招聘會、人才供需對接會、就業育人主題教育等活動,預計為畢業生提供60多萬個崗位。

保就業就是保民生,而保證與促進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不僅關乎個人前程、家庭收入,也關乎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更是保就業的重中之重。今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遭遇了一些現實難題,更需要多重關注與促進。一方面,今年的應屆高校畢業生規模與增量都創下了歷史新高,這意味著高校畢業生的勞動力供給處于空前高位。另一方面,面臨疫情沖擊與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企業可能出于生存考量或保守的風險厭惡偏好而進入收縮階段,對勞動力的需求減少,加上疫情防控的影響,令部分地區的招聘計劃與企業高校宣講被打亂,導致招聘渠道不暢。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業促進周正是為了暢通就業渠道,盡可能地提升招聘崗位與高校畢業生的匹配度,從而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為此,就業促進周主要通過持續開展系列招聘、訪企拓崗、萬企進校、就業指導、精準幫扶等五大專項行動,進一步挖潛創新拓展崗位資源。

為了擴充崗位資源,首先,“百日沖刺”期間,教育部會同各地各高校和12家社會招聘機構,集中開展“24365校園招聘服務”系列專場招聘活動,為畢業生提供大量就業崗位信息;其次,開展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行動,高校書記、校長及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走進企業,與相關單位建立就業合作渠道,為畢業生挖掘更多崗位資源;最后,啟動實施萬企進校園行動,并開展“中小企業人才供需網絡對接大會”,積極為中小企業進校招聘做好服務,引導更多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就業。

從上述措施不難看到,教育部在“拓崗”與“促就業”方面作出了大量努力。不過,這些措施力度雖大,更多的是挖掘潛在的招聘崗位,并提升應聘效率,但如果要消化規模與增量都創下歷史新高的高校畢業生,根本之道在于讓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活躍起來,通過激活中小企業創造更多的崗位。畢竟,中小企吸納了我國約80%的就業。

目前,中小企業受到疫情“倒春寒”沖擊及防疫相關的停工停產與供應鏈不暢影響較大。5月9日,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官網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4月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SMEDI)為88.3,在上月環比下降0.6點的基礎上,環比繼續下降0.3點,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已連續3個月下降,8個分行業指數7降1升;本月對樣本企業開工率的調查顯示,完全開工的企業占17.85%,開工率在75%-100%之間的占14%,在50%-75%之間的占23.9%,小于50%的占28.8%,未開工的占15.50%。

5月7日,指出穩就業事關廣大家庭生計,是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關鍵支撐。當前就業形勢復雜嚴峻,保住市場主體穩住崗位就會贏得未來。要著力支持穩崗,推進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條件下復工達產,加快落實退稅減稅降費等減負紓困政策,幫助盡可能多的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挺過難關、留住崗位。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帶動更多就業。

保就業,尤其是穩定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中小企是主要的保障方向。今年以來,中央及各地已發布多項針對企業尤其是中小企的紓困政策與保鏈政策,部分地區為小微企業發放了一定的補貼。不過,要讓中小企活躍到能吸納大量高校畢業生的程度,仍需要經濟的整體復蘇。期待有更多相關政策措施推出,讓中小企活躍起來,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關鍵詞: 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周 穩就業政策 新一線城市招聘 畢業生找工作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