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廣東推行新型學徒制 新舉措強化制造業人才培養
2022-04-21 09:40:20來源: 南方日報

近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國資委、省總工會、省工商聯聯合印發《關于全面推行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 加強技能人才培養的通知》,在全省全面推行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持續開展高質量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擴大技能人才培養規模。

新型學徒制是新時期我國創新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我國是制造業大國,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增強制造業競爭優勢,需要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技能精湛、素質優良的技能人才隊伍。近年來,國家大力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目的正是為了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擴大技能人才培養規模。2018年10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的《關于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見》提出,“創新中國特色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面向各類企業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擴大技能人才培養規模”。2021年3月,“十四五”規劃綱要也明確提出,“創新辦學模式,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勵企業舉辦高質量職業技術教育,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

學徒制不是什么新事物,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一種非常傳統的技術培訓和傳承模式,尤其是對技術和經驗要求較高的工種。不過,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傳統意義上的“師傅帶徒弟”模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企業的要求。與此同時,目前的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的學生又不能快速適應企業崗位需求,迫切需要有經驗的師傅“傳幫帶”“領進門”。新型學徒制摒棄了過去老傳統中的弊端,按照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院校參與的原則,采取“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模式,即由企業與技工院校、職業院校、職業培訓機構、公共實訓基地等教育培訓機構采取企校雙師帶徒、工學交替等模式共同培養學徒,促進企業技能人才培養。概括來說,新型學徒制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

新型學徒制以培養符合企業崗位需求的中級工、高級工及技師、高級技師為主,培養內容主要包括操作技能、專業知識、職業素養、安全生產規范、工匠精神等,培養期限一般為1-2年,特殊情況可延長到3年。與單一的學校教育相比,新型學徒制更加符合技能人才培養規律,這一模式運用職業技術教育最本真、最樸素的“口傳手授”的教學方法,體現了“做中學”和“理實一體化”原則。大量的實踐操作和反復訓練,使學徒不僅“會”操作,而且能“熟練”操作。在國際上,德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均廣泛推行新型學徒制,形成了各自的經驗和發展態勢。可見,在我國全面推行新型學徒制是勢所必然,既有助于同國際職業技術教育接軌,也有助于提高我國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和規模。

廣東以制造業立省,向來重視技能人才培養,也較早地將新型學徒制培訓作為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措施,在全省推行實施。2019-2021年,全省新型學徒制累計備案培訓約13.4萬人次,在培養企業后備技能人才、推動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仍滿足不了發展壯大制造業、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的需要。因此,需要在全省全面推行新型學徒制——全面覆蓋到我省各類企業以及擁有技能人才的其他用人單位(含養老、幼教類民辦非企業單位),以此為抓手加強技能人才培養,進而為提升現代職業技術教育質量、促進勞動者更高質量就業、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新型學徒制深化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新了中國特色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推行正當其時。廣大企業、培訓機構和勞動者應積極參與學徒培訓,不斷擴大企業新型學徒制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加快企業技能人才培養,壯大發展產業工人隊伍。

關鍵詞: 新型學徒制 制造業人才培養 技能人才培養 廣東制造業新規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