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環境激素導致男性生殖能力下降”引關注 折射生態環保重要性
2022-03-09 08:15:31來源: 極目新聞

“環境激素是中國男性生殖能力下降,不孕不育率顯著增加的重要誘因。”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主任顧建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到。(據3月7日人民政協網)

顧建文表示,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廣泛存在著環境激素,它可通過呼吸、飲用水和食物等途徑進入人體,甚至在天然河流中也能檢測出多種雌激素類物質,這些雌激素類物質主要來源于城市尾水排放、養殖業排泄、工業廢水等。

環境激素說白了,跟環境污染有關。據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一篇科普文章顯示,環境激素是一類污染在環境中的人造化學品,卻具有類似生物體內激素的性質,它們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和動物體內,引起生物體中自身荷爾蒙被擾亂。也就是說,人類排放到環境中的污染物,最終會進入人體內,影響人類的健康。

“流行病調查結果顯示,全球男性精子密度在過去的50年內至少下降了1/3,同時還伴隨著精子質量的下降。”顧建文表示,大量研究表明環境激素還會對胚胎發育產生不利影響,如早期自然流產、早產、胎兒生長受限、死胎、出生缺陷等。

由于環境激素能夠通過與人體激素受體結合干擾內分泌系統,影響人體生殖發育,環境因素被認為是男性生殖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治療不孕不育,從根本上是要治理環境污染,把控制污染物作為目標,以天人合一的理念,做好生態保護與環境保護這篇大文章,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只有自然健康了,才有人類的健康。只有大自然能生生不息,人類才能生生不息。

早在2000年,全世界120多個國家就共同討論了禁用多氯聯苯、滴滴涕等12種POPs物質(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問題。這些物質已被人類使用多年,有毒,難以分解,而且污染面已很廣。有些污染物甚至已在極地動物體內發現,可見污染的擴散與危害之重。

近年來,國家也在逐步探索環境激素污染防控措施。2015年出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嚴格控制環境激素類化學品污染,實施環境激素類化學品淘汰、限制、替代等措施。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97.8%的省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滲改造已完成95.6%,地級及以上城市排查污水管網6.9萬公里。監測數據同時顯示,2019年,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優良(Ⅰ—Ⅲ類)、喪失使用功能(劣Ⅴ類)比例分別為74.9%、3.4%,分別比2015年提高8.9個百分點、降低6.3個百分點。

降低環境激素對人體的危害,就是從源頭減少排放,把好“出口”關,減少有害物質對海洋、淡水水體、土壤、地下水、室內外空氣、沉積物的污染與分布。再就是做好飲用水的潔凈消毒工作,以及農林漁牧業的綠色生產,把好“進口”關,防止“病從口入”。

對個人來說,提高健康意識,減少環境激素的攝入,增強綠色環保觀念,愛護環境,珍惜自然資源,也是重要一環。

關鍵詞: 環境激素導致男性生殖能力下降 生態環保重要性 影響胚胎發育 城市環境污染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