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年輕人愈發追求“春天第一口鮮味”儀式感 帶動香椿青團等食物走紅
2022-03-04 16:29:05來源: 每日商報

前幾天刷抖音,看到有人在賣青團,查了下日歷——離清明節不是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嗎,今年的青團開賣得可真早啊。不過也是,這幾天杭州入春了,人的生物鐘就是這樣,到了某個時節,相應的味道就一定會從記憶里跳出來。青團就是春天里很有標志性的食物。

不僅是青團,還有薺菜、香椿、馬蘭頭、蠶豆……今年春節一過,就有人在朋友圈里曬出了包薺菜餛飩的照片,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大家交流了小時候春天去鄉間挖野菜的經歷。不過長大以后很少有時間也很少有地方可以自己去挖野菜了,好在這些春天的味道,如今已經擺上商超的貨架,想吃就可以買到。

眼下薺菜、香椿、馬蘭頭、馬齒莧這些春菜已在各大城市陸續上市,據東方網2月28日報道,在上海,馬蘭頭的價格是5.5元/200克,薺菜9.9元/150克。最貴的是香椿,18.9元/100克,一斤可以買到將近100元,算是菜中的“天價”了。據預測,進入三月后春菜價格會有所下降,香椿的價格會處于40多元一斤的水平。

春菜值錢,是因為春菜不僅帶著情懷帶著鄉愁,而且確實非常鮮美。尤其是現在,在這個很多蔬菜水果可以打破時令限制實現四季供應的時代,春天第一口野菜的鮮味就更顯得彌足珍貴。小時候大家吃時令菜,是因為物質相對貧乏,到了某個時節就只能吃某些菜。如今物質極大地豐富了,但大家對時令菜的重視程度反而越來越高,這體現的是人們對更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春天的第一把香椿、明前的第一口龍井茶、開漁后的第一網梭子蟹,夏天的第一筐楊梅,初秋的第一船蓮蓬……它們之所以能賣出好價格,是因為它們稀缺,它們有著不可復制性。連“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都能成為話題,那么各個時節的第一口美味就更應該成為名正言順的網紅。都說一瓶可樂三塊錢,第一口就值兩塊五。春菜剛上市時最受熱捧也是這個緣故。試想一下,如果這些難得一嘗的野菜成了常年量產的家常菜,那么它們的味道和價值,是不是會大打折扣?

我們的生活是需要一些時令感、儀式感的。就好比青團,端午節、中秋節、元宵節興許也能買到,但吃起來就不是那個味道。換任何一個時節都不行,只有春天吃感覺才最到位。感謝還有薺菜、香椿、馬蘭頭這樣的美味,讓我們身處城市中央,還能準時感受到春天的鮮美。

關鍵詞: 春天第一口鮮味 年輕人儀式感 香椿青團走紅 限定櫻花味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