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費3500元,可以代考,拿到證書掛靠一年能賺三、四萬。”接到一通來自培訓機構的電話后,從未聽說過“碳排放管理師”的劉晴(化名)心動了。接著是加微信,簽協議,轉賬。去年底,劉晴連續消費約7000元,報名了湖北一家培訓機構推薦的碳排放管理師、高級碳排放交易師培訓課程。然而,考試還未開始,機構的人卻“消失”了。今年2月份,報警后,劉晴才得知涉事公司涉嫌詐騙,負責人已被刑事拘留。(2月28日 《新京報》)
低碳時代,綠色經濟,“碳排放管理師”當然時髦。于是,一些培訓機構趁熱打鐵,搞起了生意,培訓機構推廣“碳排放管理師”課程,宣稱考試包過、一次性考取高級證書、拿證后可兼職可全職,甚至有機構稱能獲得數萬元一年的證書掛靠費。其實,是否擁有碳排放管理師證書,并非是從事碳管理工作的準入性條件,其性質不屬于從業資格證,而是普通培訓合格證明。換言之,數千元的學費僅換來一張市場認可度不高的培訓證。因此,要想“躺賺”,實在難于上青天。
問題是為何竟然會有人相信這個“畫餅”?不僅是因為培訓機構的廣告忽悠,而是因為現實中有類似“躺賺”的現象。比如,一些電力產品行業,管理部門會檢查有幾個電工證;消防部門,會考核有幾個持消防證的人,監理行業會查看監理證,等等。在一切向“證”看齊的時代,證成為一種資源了。一方面,檢查者不認真,只數證件數量,不管證件與工作人是否一致;一方面,一些人考證就是為了掛靠掙錢,并非真想從事這種工作。檢查不規范,打造了考證“躺賺”的市場。前有車,后有轍,于是,一些人就想投機考證,然后“躺賺”了。
國家實行行業資格證書制度,是為了更好地提高行業工作人員素質,提升行業工作質量。但是,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有證的人不從事這個行業,從事這個行業的人考不上證,于是,就出現了“掛證”這樣的怪事,這已經成為某些行業的潛規則,而這種潛規則,直接導致了行業之間的惡性競爭,質量參差不齊,為安全發展帶來隱患,讓資格證培訓市場紊亂。
該治理“拿證躺賺”了!證是證明,是資質,證明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有資質,這才是證的含義。筆者期盼,我們各級監管部門在檢查證件的時候,一定要檢查持證人和工作崗位是否一致,不要給“掛靠證件”打造市場,要引導證件培訓企業腳踏實地工作。部門行業更應該加強自律,維護行業形象,對人員素質,行業質量有責任有擔當。規范資格證檢查,規范培訓市場,規范企業資質,迫在眉睫。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