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想要徹底杜絕“有償實習” 部分高校畢業生還須清理內心“歪心思”
2022-02-28 09:39:35來源: 紅網

眼下,又是一年一度的高校畢業生實習、就業的高峰期。然而,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近日在采訪中了解到,多個地方的知名公司存在“有償實習”的歪風邪氣,有些高校畢業生僅僅為了獲取一個實習機會,就需向個人或者中介支付數萬元。

學生實習,也是民生問題。職校學生被中介組織實習賺“人頭費”,一再被媒體曝光。大學生“被有償實習”,同樣牽動社會神經。動輒上萬元的中介費,在給學生帶來經濟負擔的同時,學生未必能通過實習學到什么。不規范的實習操作,其實也間接反映了高校在人才培養上的結構性問題。更深層的問題則是,一些大學生并沒有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特別是實踐能力的欠缺,導致在實習機會獲取中“缺乏博弈能力”。

作為高等教育主辦方而言,在實習安排上希望其“公益性”大于利益考量。《教育部關于加強和規范普通本科高校實習管理工作的意見》規定,嚴禁委托中介機構或者個人代為組織和管理學生實習工作。然而,很多單位在招聘時都需要應聘者的“硬核實習經歷”。特別是知名互聯網公司,在正式招人時希望減少“試錯成本”,規定求職者“擁有不錯的項目經歷”。而不少大學生缺乏實踐經驗,自己找優質實習單位確實有難度。

杜絕“有償實習”,維護大學生權益,面子和“里子”工作都要做好。實習,也是人才培養方案的一部分,學校要像抓課堂教學一樣重視實習工作。含金量高的實習經歷和表現,在求職、升學中都是加分項。現在高校在上級管理部門面前都有“就業率”考核任務,不妨在就業、升學工作上把工作做得更扎實、更兼顧底層。拓展更多、更優質實習合作單位,廣為發掘校友資源“增加實習崗位供給”,上好就業課讓學生提升工作能力在實習崗位上“更香”。現在有一個現象,越是辦學特色不夠突出的高校,越是重視考研,須知考研讀研后還是要就業,提前做好實習工作利在長遠。

“有償實習”的出現,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供不應求”,或者說供應端“議價能力不足”。眾所周知,現在不少互聯網大廠非常注重“內推”,就是希望將高素質、潛力大員工提前“納入培養計劃”。進入知名互聯網大廠的高校畢業生,不少有大廠實習經歷。大學生想獲得優質實習機會,在未來就業中不至于太被動,關鍵還是“練好內功”。在學校期間學習、實踐“都要硬”,既要在學業、競賽中“練苦功”,又要“兩耳聽窗外事”,把握住鍛煉自身能力的各種機會。高水平、高素質的大學生,往往不是“找實習機會”,而是“實習機會在找你”。

實習機會,固然是公共產品、公共服務供給,但如果供方市場小于需求市場,很容易滋生諸如“有償實習”亂象。固然,高校要在實習機會平臺創建上更有作為,大學生練好內功在實習上把握主動權才是根本。打鐵還需自身硬,別總指望“好的實習機會像餡餅一樣砸向你”。

關鍵詞: 有償實習盛行 高校畢業生 中介組織人頭費 議價能力不足 互聯網大廠實習經歷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