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報道,首都城市環境建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電動自行車全鏈條管控的實施方案》。今后,把電動自行車推進樓道充電,可能將會影響車主的個人征信。
目前,全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超過3億,并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同時,涉及電動自行車的安全問題不少,比如在上樓停放或充電中發生爆燃事故、在超速行駛中發生交通事故等,這些都嚴重威脅到使用者及其他人的生命安全。北京此次進一步加強電動自行車全鏈條管控,便是為電動車安全護航。
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2019年的統計顯示,全國每年平均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約2000起。而在2021年上半年,全國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已多達6462起。可見這類事故呈快速增長態勢,若不采取更為有效的管控措施,很有可能造成更多生命和財產損失。至于事故原因,電氣故障、自燃是表象,過度充電、電池單體故障、電氣線路短路等是深層次問題。
如此現實語境下,我國開始明確禁止電動自行車上樓及充電。應急管理部在《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中明確,電動自行車違規上樓停放或者充電,最高可罰款1萬元。
作為治理的經濟手段,罰款有一定的懲罰和警示作用。而北京上述方案的亮點之一,是將電動自行車違規上樓、充電行為且拒不改正、情節嚴重的情況納入征信體系。
在我國對電動自行車的治理體系中,目前北京與深圳都把電動車違規與征信關聯,其中北京與“上樓、充電”相聯,而深圳與不戴安全頭盔等行為相聯。這么做,不僅豐富了治理手段,而且彰顯信用威懾。時下,我國正在建設信用社會,“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處處受限”的理念正在不斷得到強化和踐行。相關舉措意味著,違規者不僅會感受到經濟處罰的“短痛”,還將面臨信用懲戒的“多痛”和“長痛”。
信用體系包括安全生產信用體系、消費信用體系等,電動自行車違規上樓、充電將納入哪一種信用體系,還有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納入征信體系后,相關規定和措施將更具威懾力,這對電動自行車的使用、對公共安全來說,都有積極意義。
當然,除了信用治理,針對“充電貴”“充電難”等備受市民關注的問題,上述方案也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當樓下充電問題得到徹底改變,相信很多人不會再選擇上樓充電。此外,要注意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把對電動自行車與電池質量的監管列為重中之重,減少電動自行車“惹火”的幾率。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