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父子倆堅持11年匿名給福利院送豬肉 折射普通人的慈善之心
2022-02-17 08:17:29來源: 極目新聞

11年來,每年春節前夕,武漢市新洲區舊街王屋村王屋大灣的王湘富、王建父子,都要匿名給福利院送豬肉,直到這個虎年春節前,才被揭開秘密。送豬肉的車子被舊街福利院工作人員悄悄拍下車牌號碼,順著車牌找到車主,才揭開好心人的神秘面紗。(據2月15日《極目新聞》)

王湘富父子從事建筑行業,從2011年開始,這對父子每到春節前夕,都會給舊街街道三家福利院送豬肉。由于父子倆在村里從未提及,也基本沒什么人知曉。剛開始,送豬肉的事由王湘富一手操辦,近幾年換成他的兒子王建接棒。2021年1月30日給福利院送豬肉的,正是王建。

事情“露餡”,緣于舊街福利院一名工作人員的好奇心。這名工作人員發現3個陌生男子送來2頭整豬肉,覺得奇怪,因為一般愛心人士送肉一次最多幾十斤。來人也不肯說名字,工作人員留個心眼,就拍下轎車照片。院里多方打聽,才找到好心人。

這是一個溫暖的故事。早年間,王湘富在村里務農,父母去世得早,讓他留有遺憾。2004年后,他外出打工,就打定主意,等自己有了能力,一定要幫助村里的老人和困難鄉親。他曾多次送愛心物資,隨著村里的老人由政府安排統一住進福利院,他的愛心行動也跟著轉移到了福利院。

此事的動人之處,至少有三點。一是王湘富因沒能對自己的父母盡到孝心,便將這份缺憾補償在村里其他老人身上。這正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生動體現。看到村里的老人,就想到自己的父母,把深藏心中的愛與孝,轉移到其他老人身上。這也是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在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這種對老人的關愛之情,很有現實意義。如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是全社會的課題,王湘富父子交出了很好的答卷。

二是王湘富在有能力后,樂善好施,體現“富而思源、富而思報”的崇高境界與理想。懂得感恩與回報社會,是難能可貴的精神。先富帶動后富、實現共同富裕,就需要這種“富而思報”的精神,在自己有條件的情況下,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分享社會發展成果。

三是做好事不留名,不圖回報,體現“善不揚名”的傳統美德。常言道,善不言善,是大善。匿名慈善,發乎心,動乎情,不圖名利,體現了慈善的純粹與初衷。王湘富父子的敬老愛老,就顯得特別的有意義。

在鄉村,送年豬是傳統的拜年禮節,也是最高的敬意。王湘富的義舉,是禮重情義更重。父子倆無論在哪里打拼,春節前都要趕回新洲,以完成這件事。這種虔誠與發自內心的信仰,比送什么都重要。

新洲素有“鄉賢引領促鄉風,鄉風文明促家風,家風淳良促民風”的優良傳統,大力弘揚崇德向善之風,凡人善舉層出不窮。先后走出的四名“中國好人”,徐宗元、邵桃榮、魏劍英和江玉珍,就是這種文明之風的寫照。這反映出新洲人友善助人的良好氛圍,彰顯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新洲這片熱土上的深厚文化根基。

王湘富父子的事跡,為新洲的“好人榜”又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平凡人的善舉總是讓人感動,愿這樣的慈善之光,能照亮更多人的前行,吸引更多的“好人”加入其中,讓社會有更多的溫暖。

關鍵詞: 匿名給福利院送豬肉 車牌號碼 慈善故事 傳統美德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