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報道,今年1月,雙腿殘疾的河南洛陽應屆畢業生楊某與河南郵政簽訂三方就業協議,但10月準備報到時,被告知自己不在錄取名單內。近日,楊某表示希望能得到企業明確的答復。
殘疾畢業生好不容易過五關斬六將獲得了就業機會,卻在報到時被拒絕,個中滋味不難體會。楊某已經通過了面試等環節,用人單位也向其發出了錄用通知,為何報到時事情就變了?
如此出爾反爾、朝令夕改地對待一個殘疾人,令人氣憤。據河南郵政人事部的工作人員表示,楊某不能被錄用,一是人崗不匹配,其身體情況無法完成廳堂中的一些引導維護工作;二是其在面試中隱瞞了無法長期站立行走的事情。
從相關報道來看,這個解釋難以令人信服。一來,在廳堂里引導顧客,坐輪椅的人未必不能勝任;二來,楊某面試時就是坐輪椅去的,也曾有面試官對他的身體狀況提出疑問,而他回復表示自己一直是這樣的狀態。對此,涉事郵政公司則以“面試官是委托的第三方機構”作為回應。這樣的邏輯似乎也說不通,假如不認可第三方面試官,為何要委托其開展相關工作?如果覺得應聘者的身體難以勝任工作,為何不更早表態?
殘障學生因“身體缺陷”被解約,并不是第一次出現。幾年前,一位名校碩士畢業生在本該入職的時間也突然被用人單位通知“解約”,這讓他深受打擊。
從法律角度看,我國《就業促進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人員,不得歧視殘疾人。《殘疾人保障法》規定,“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并為其選擇適當的工種和崗位。”“在職工的招用、轉正、晉級、職稱評定、勞動報酬、生活福利、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不得歧視殘疾人。”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最后一公里”拒絕殘疾畢業生入職,如果拿不出讓人信服的理由,那么很大程度上可能還是源于對殘疾畢業生的不信任,源于一種怕麻煩,而這實際上與相關法律的規定和精神相違背,構成了對殘疾人的一種區別對待乃至歧視。對此,我們既要給予譴責,也要努力幫助那些被歧視的學生和人員拿起法律武器,積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從長遠看,破除對殘障人士的就業歧視,還有不少工作要做。早在2013年,中共中央組織部等七部門就聯合出臺了《關于促進殘疾人按比例就業的意見》,明確指出殘疾人按比例就業是國家為保護和促進殘疾人就業而采取的重要舉措,是法律賦予用人單位的責任和義務。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帶頭安排殘疾人就業,對殘疾人能夠勝任的崗位,在同等條件下要鼓勵優先錄用殘疾人。但從現實來看,有些企事業單位對此要求尚未落到實處。
“關愛弱勢群體”不能停留在口頭上。不論是作為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國企,還是其他一些企業,都應該學會“具體崗位具體分析”,在就業招聘環節平等、公平地對待殘障人士——這是一個企業的文化和力量,也是對價值觀的弘揚和傳播。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