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女大學生辱罵外賣小哥引來輿論關注 竟然至今尚未道歉
2021-12-16 10:07:15來源:

近日,一則女大學生填錯外賣地址反辱罵外賣員的新聞引發了輿論關注。據報道,被辱罵的外賣員已經提出辭職,而校方至今仍未公布處理結果,直到現在他也沒有等到那名女生的主動聯系和正式道歉。

“老娘本來就是你的上帝,我不命令你命令誰?”在媒體披露的聊天記錄中,當事女生言辭惡劣,全然是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稍不如意便隨意踐踏他人的人格尊嚴,無論是否事出有因,反映的都是情緒管理的失當和私德的欠缺。截至目前,這名女生仍未公開悔過,反倒是作為受害者的外賣小哥不堪重負主動離職,一切的反常和反差背后,是長期以來“顧客至上”的行業自律宣傳不斷畸形發展的結果,服務人員不斷放低姿態,失去了與顧客平等相待的權利,讓雙方都產生了“服務人員天生就低人一等”的錯覺。無獨有偶,去年登上微博熱搜的“外賣員被商場謝絕入內”事件,同樣是服務人員遭受社會歧視的縮影。

外賣小哥等人員的個體社會地位被服務行業從業者的身份標簽所壓制,工作的艱辛被“服務人員本該如此”的想法所掩蓋,向內無法構建職業認同,向外無法獲得其他群體的尊重,實則是人們對“服務”二字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從社會分工來看,外賣業務所隸屬的服務業和農業、工業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共同維系著現代社會生產的正常運轉,職能的不同不能成為劃分高低貴賤的標準;從現實貢獻來看,外賣員等服務人員的辛苦付出為顧客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勞動成本,他們和其他行業人員一樣,都是平等參與社會主義勞動的生產者和貢獻者。對外賣小哥的不尊重,也是對勞動平等和勞動光榮觀念的褻瀆和輕慢。

對服務人員的理解和認同,除了從職業價值方面進行建構,更應當更多地從社會人際關系的方面去考量。服務的含義是指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從中獲益的活動,這樣的定位從實質上決定了服務行業與其他行業的最大區別,應該是最人性化和最具人情味的存在。作為一項工作內容,“服務”是職業身份賦予的本分;而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服務”卻是一種實際的幫助和關懷。女大學生辱罵外賣小哥,是一個不良的個例,但像這樣對服務人員的貶低和歧視,一定程度上不是簡單的個人素質的欠缺,其實也是現代經濟關系對你來我往、互助友愛的文化傳統的侵蝕。想要糾正這種不良的認知傾向,不僅需要把服務行業作為一個平等的職業去看待,更需要公眾從情感上認同外賣小哥等服務人員帶來的實際的幫助。

當事女孩虧欠外賣小哥的一聲“抱歉”,也是公眾虧欠被漠視和遺忘的服務行業從業者的一份敬重。服務行業用“顧客至上”的理念為我們每個人提供最優質的情感體驗,我們也應該相應地給予他們更多正向的情感回饋。多一份理解和感激,少一分苛責和輕薄,服務者和消費者的關系,原本可以更美好。

關鍵詞: 女大學生 辱罵外賣小哥 處理結果 尚未道歉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