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假協和摘牌”持續進行中 整治冒牌醫院行動初見成效
2021-10-27 10:16:42來源: 紅網

10月21日,記者通過天眼查網站,發現全國“協和醫院”還剩26家。除去真正的3家協和醫院,冒用“協和”牌子的醫院還有23家。但相較于高峰時期多達1700余家“假協和”醫院,整治冒牌醫院行動初見成效。(10月22日 《健康時報》)

“假協和”醫院的遍地開花,本質是人們對優質醫療服務的追捧,對大醫院的信任。協和醫院以其名醫薈萃、醫療服務水平高、醫療設備先進等因素而聞名全國。在經濟飛速發展、公民健康意識水漲船高而基層醫療服務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的情況下,人們為了避免誤診漏診、追求高質量醫療服務,哪怕只是頭疼腦熱也都選擇一窩蜂地前往知名三甲醫院就診。然而,相對于全國人民而言,頂級醫療資源必然是稀缺的。真正的協和醫院往往因此人滿為患,一號難求。大醫院看病難的問題泛濫開來,“假協和”醫院也就應運而生。

但是,“假協和”醫院大多是在沐猴而冠。它們或許可以憑借協和的名頭吸引大量求診者,贏得大量經濟利益,卻不能讓自身醫療服務水平產生質的提升。質次價高、虛假廣告乃至于坑蒙拐騙現象也因此在冒牌醫院中頻頻出現。這既傷害了患者,又抹黑了協和,更擾亂了醫療市場秩序,只有違規造假者賺得盆滿缽滿。

為此,早在2020年7月23日,國家衛健委等四部門聯合發文,要求進一步規范醫院名稱管理。醫療機構擅自使用“協和”“同仁”等知名醫院名稱標識的不予登記。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關于堅決清理整治知名醫院被冒牌問題的通知》更是明文要求強化醫療廣告監管執法,加大對冒牌醫院的打擊力度。于情于理,給“假協和”等冒牌醫院們摘牌不容置疑。

盡管如此,給“假協和”摘牌僅僅只是個開始,政府還需推進分級醫療建設。人們對優質醫療服務的追求無可厚非,但不管病情輕重緩急全往知名醫院跑,客觀上也造成基層醫療資源的浪費與知名醫院的超負荷運轉,給冒牌醫院提供生存空間。為此,政府需要加大對基層醫療服務機構的投入,努力提升基層醫療水平,進而全面實施分級醫療制度。只有讓基層醫療機構能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群眾,讓人民在分級醫療中受益,我們方能破除“不到大醫院就看不好病”的迷信心理,方能鏟除冒牌醫院的生存土壤。

據記者調查發現,過去一些“協和醫院”如今改名為“和諧醫院”,試圖繼續在醫療市場渾水摸魚。由此可知,冒牌醫院的生存土壤依然存在。因此,政府在加大對冒牌醫院的執法力度之時,努力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水平,全面實施分級醫療制度才是徹底打擊冒牌醫院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 假協和摘牌 整治冒牌醫院 違規造假 規范醫院名稱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