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放棄高薪工作養蚯蚓 這個85后青年的經歷有點魔幻
2021-07-23 14:05:24來源: 南方都市報

85后香港青年李嘉林,是創二代,也是都市新農人。

10年前,他跟隨父親的腳步來到老家惠州惠陽區秋長鎮從事傳統制造業的生意。看好農業的發展前景,7年前本想嘗試種植火龍果的李嘉林卻意外發現另一盤大生意,看似不起眼的蚯蚓,被人嫌棄的牛糞和果皮,給他帶來了大灣區創業的第一桶金,在惠州做起養殖蚯蚓的生意。

隨著生意的日漸穩定,李嘉林又有了新的想法,他希望創立一個香港青年農業創業基地,為粵港澳的新農人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幫助香港年輕人來內地交流發展的同時,在優質農產品種植領域也能取得一些新成績。

香港首批水上直立板教練,時薪高達三四百港元

和李嘉林聊起他的過往經歷時會發現,他是一位“閑不住”的人,10年前,還在香港的李嘉林一邊在家幫忙做生意,一邊兼職做水上直立板的教練工作,收入可觀,生活安逸。

“以前很喜歡玩水上運動,剛開始是劃龍舟,后來龍舟協會引進了水上直立板項目,我也跟著考取了教練資格證,成為香港首批國際直立板以及教練之一。”除去白天在辦公室工作的時段,李嘉林的業余時間幾乎與水為伴,劃龍舟、教水上直立板兩不誤。假期時,李嘉林則會為國際學校的孩子上培訓課,教他們如何玩水上直立板。

“以前學校夏令營,搗蛋就有我的份,那時反過來被學生們喊老師,還要教他們學水上直立板,挺有成就感的。”彼時,教練的時薪高達三四百港元,有時周末一天就能賺幾千元不等,這種生活一度讓李嘉林十分享受。

然而這一份成就感和安逸感也給李嘉林帶來了危機感,“生活真的很‘爽’,也在那一剎那間讓我意識到,我在享受這份安逸,這可能會限制我的進步。”

毅然決定跳出舒適圈,李嘉林放下教練的工作,跟著父親來內地做生意,一邊嘗試尋找新的商機。

回家鄉試水農業種植 誤打誤撞養起了蚯蚓

“家里在惠陽設有廠房,過去也跟隨父親來過內地,對內地的市場環境有個大概的了解。”在兩地往返期間,李嘉林發現,農業種植或許是個新的商機。

李嘉林回憶,一開始決定種植火龍果是看到市場有潛在發展機會,惠州當地沿海獨特的海洋氣候為火龍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在當地也有不少人長期種植火龍果。“十年前火龍果還是非常有市場的,在當地常常能見到人開著車過來大批量采購火龍果,但也可以預判到,隨著種植條件的逐漸完善和成熟,一成不變地種火龍果,也會有做‘爛市’(粵語不好賣的意思)的一天。”

為了讓產品能夠在市場有競爭力有顯示度,李嘉林特地請教了香港的老師曾贊安,學習如何做好有機種植。

李嘉林分享,曾贊安是好朋友的父親,也是香港有機認證中心的創辦人,香港有機農業研究專家,是李嘉林在有機種植領域的啟蒙人。通過曾贊安的介紹,李嘉林才知道通過蚯蚓能夠讓有機物、微生物等生長因子合理結合,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能起到抗病、增肥等目的,除了帶來有機肥,也為火龍果種植帶來純凈的土壤環境。

“剛開始有想過在香港養殖,但試錯成本太高,就把養殖地設在了內地。”李嘉林興致勃勃地買來了四斤蚯蚓,并開始在自家廠房后的空地上開始嘗試做培育。

推著三輪鏟牛糞 他曾是當地的一個笑話

李嘉林在蚯蚓種植過程中也走了不少彎路,例如根據指引給蚯蚓搭建了培育床,撒上牛糞做飼料,到晚上發現蚯蚓都跑上泥土表面,李嘉林興奮地以為是蚯蚓爬出來覓食的表現。然而老師告訴他,蚯蚓爬出土壤外并非覓食,而是想逃跑的表現,因為培育環境條件不適宜才會鉆到表面,嚴重的話甚至還會出現蚯蚓死亡的情況。

“怎樣才能給蚯蚓提供合適的生長環境?”當李嘉林向香港的老師發出求助信號時,只收到了三個“試”字。

“既然老師讓我去試,那就把老師教過的各種方法都試試。”李嘉林收起內心的疑慮,一邊回顧學過的種植知識,一邊上網收集資料,同時一邊組建了QQ群和全國各地的蚯蚓養殖者交流,學習不同的養殖信息。

那段時間,惠陽秋長鎮,人們常常會看到有個年輕人推著三輪車出來,拉牛糞找果皮回工廠里。那段時間,李嘉林甚至成為當地人取笑的對象。剛開始把牛糞拉回工廠,往地上一撒時,有工人嚇到次日就離職。家人也由此產生了意見分歧,一度向李嘉林發出“勸退”信號。“新鮮的牛糞氣味會比較重一點,但氣味消散后,其實并不會有什么影響。”

大半年試驗后,李嘉林最終順利找到了品質好,易于飼養的品種,還找到了合適的牛糞供應地。如今每天需要從廣州增城區拉牛糞到惠陽,經過處理后再作為蚯蚓的主要肥料。

2019年左右,在當地團委的幫助下,李嘉林順利成立了紫電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專注于蚯蚓養殖產業。當年,他還在第六屆廣東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農業農村初創類項目三等獎。

如今的李嘉林,已成為了蚯蚓養殖行業的半個專家。也有不少人請他去為蚯蚓養殖提建議。

希望為香港青年搭建農業領域的創業交流平臺

如今,除了新農人的身份,李嘉林也是惠州當地的青年聯合會委員,他心系青年工作,希望能夠為兩地青年交流做一些事情。

為了讓更多對農業感興趣的香港年輕人有機會了解和認識內地的農業種植市場,李嘉林計劃發起成立“香港青年農業創業基地”,通過聯動華南農業大學的專家、香港有機農業生態研究協會等資源,為有志投身農業的愛國愛港青年設立一個創業交流平臺。平臺提供農業知識培訓、項目規劃、生產指導等服務,同時將專注于農業領域的創業項目孵化。項目將立足于蚯蚓養殖,利用蚯蚓生產有機肥,打造循環農業生態鏈。

“香港地方小,種植業并非強項,對農業感興趣的青年在香港很難找到發展的機會。但來到內地他們可以把一些國外的前沿理念帶回來,在這個過程中也能發揮香港青年的優勢。”在李嘉林設想中,未來該創業基地還有機會發展成為粵港兩地農業合作示范點,讓香港青年為內地的現代農業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知多D

你所不知道的蚯蚓的價值……

“一開始是希望養蚯蚓來作為肥料,沒想到變成做蚯蚓的生意。”李嘉林回憶,由于蚯蚓繁殖快,有機肥形成后,為了處理掉多出來的蚯蚓,便嘗試向各地的漁具店和釣魚場推銷蚯蚓,沒想到蚯蚓很受歡迎,且產品非常有競爭優勢,在市場平均價格低于兩元的情況下,李嘉林的蚯蚓能賣出2.5元一盒的價格。如今李嘉林的蚯蚓占了珠三角市場1/5左右的份額。不僅如此,李嘉林還發現,蚯蚓不僅能作為肥料和飼料,還有生物醫藥公司也找了過來,使用李嘉林所飼養的蚯蚓提煉蚓激酶作為抗血栓藥的一個主要成分之一。李嘉林透露,近期他還和惠州當地一所大學一起合作,嘗試將蚯蚓的糞便加入到豬飼料中,以此降低豬體內某種病毒的產生。

關鍵詞: 高薪工作 蚯蚓養殖業 新農業 蚯蚓價值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