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府新區南湖尚景小區,居民選擇好對應的垃圾桶,輕輕拉一下手柄,連接手柄與垃圾桶的繩子就會把蓋子打開,居民不用直接接觸箱體便投放了垃圾;在錦江區橡樹林,居民“刷臉”即可對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在成都,垃圾分類正在成為人們的生活新時尚:不少小區紛紛安裝智能回收柜,黑科技大顯神通,讓垃圾分類變得簡單;同時,居民看到環保積分在不斷增加,也更加愿意加入到垃圾分類中來。
人臉識別“掃一掃”
居民“刷臉”扔垃圾還能賺積分
在錦江區東湖街道橡樹林三期小區內,一組橙黃色的生活垃圾智能回收柜引人注目。每一格柜體上都清晰地標注了不同的分類。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個小區用上了“人臉識別”技術,居民“刷臉”扔垃圾,系統識別后自動打開分類投放口,并根據所投垃圾為投放人進行積分。“居民可通過安卓觸摸屏進行‘人像采集’注冊個人賬戶,并通過‘人臉識別’驗證身份投放。僅需面部對準掃描區‘掃一掃’,智能設備就會達到同步分類、同步稱重、同步積分的效果。”
記者了解到,考慮到老年人使用智能化設備比較困難的情況,智能回收柜特意設置臉部識別功能,讓老年人也能輕松參與到垃圾分類的行列中。這臺設備投用以來,很快就成為了小區的“網紅”,很多居民都來體驗。張叔叔順著屏幕上的指引,便輕松地投放了垃圾賺取了積分。“垃圾分類變得更簡單了!”他忍不住連連稱贊,“既參與了垃圾分類,又能用積分兌換到實用的生活用品,巴適!”
“每天掃碼投放垃圾,還有收益,出門順手就完成了,還是很方便!”在錦江區塔子山壹號小區,居民姚先生拎著垃圾來到小區的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箱前。拿出手機掃描箱體的二維碼,回收箱便自動張開了“大嘴”……垃圾放入后,垃圾箱自動稱重、計算積分,投遞完成后再自動閉合,后臺系統迅速轉動“智能大腦”,依據重量判斷垃圾是否需要清運,及時提醒工作人員分類回收。
“智能回收箱在居民扔完垃圾之后,系統會自動計算每個人單次所扔垃圾的重量,并給予一定的積分獎勵,積滿1000積分可兌換1元現金。”小區物業經理介紹,“利用獎勵機制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幫助大家逐步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
加裝太陽能電池板
靠近點位感應開門避免污染
在金牛區中加水岸小區里,距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亭約60厘米的地面上,一組與分類收集箱顏色對應的腳印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難道還要站在固定的位置進行投放?
“根據居民的使用反饋,用手去推拉箱門,有時會污染手。我們就對小區內4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亭進行了智能化改造,加裝了感應開門裝置和太陽能電池板。”小區物業經理介紹。記者在現場看到,居民站在垃圾箱前的腳印上,箱體上部的窗口就會自動打開。居民只需站在特定的位置等待4秒,對應的箱門便會自動打開,大大提高了投放的便利性,實現了生活垃圾無接觸和綠色投放。
在天府新區南湖尚景小區,一進門就看到LED屏幕、草坪、公示欄上有宣傳垃圾分類的視頻、文字,這里還設置了多個集中垃圾分類點,每個點位都進行了嚴格分類,有的點位是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廚余垃圾4個分類,有的點位是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兩個分類,垃圾分類收集點旁邊還有洗手池。
每個垃圾分類箱也安裝了避免人體接觸箱體的裝置,居民扔垃圾只需要選擇好對應的垃圾桶,并且拉一下手柄,連接手柄與垃圾桶的繩子就會把蓋子打開,避免居民直接接觸垃圾桶。
在南山社區的宏達·世紀錦城小區,運用智能化的設備,讓居民將垃圾分類投放的同時,還能實現垃圾回收的收益。
記者了解到,小區居民只需將自己的可回收垃圾帶到智能設備箱體前,微信掃描箱體二維碼進入狒寶小程序,并支付0.01元押金,箱體就會自動彈出一個袋子,居民掃描袋子的二維碼,裝上回收物就可以離開。之后,工作人員會進行垃圾分揀、清運,在1-3個工作日,居民投放的垃圾就會變成現金打到個人的微信賬戶上。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