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得了這個病,我聚會時都不敢拍合影,生怕別人覺得我在做鬼臉,幸好遇到了你們!”6月3日,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外科病房,張女士向醫護人員連聲致謝。此前,她一直深受“怪病”困擾,終于可以回歸正常的社交生活。
美人變“怪相臉”喪失自信
張女士今年63歲,武漢人。年輕時她是一名大美女,性格活潑開朗,聚會中總站在C位。不料38歲時,她患上面肌痙攣,臉變了形還控制不住地“擠眉弄眼”,人也變得自卑起來。
1996年冬天,張女士做家務時不小心打翻了水,濕著腳躺著休息了一會,醒來后右眼下方就開始不停抽動,一天過去也不見好。她為此四處就醫,做過針灸、吃過藥。但都沒有效果。這古怪的病讓她睡不好,心情差,面容憔悴不已。最頭疼的是,熱愛聚會的她一到合照環節,就不由自主地“做怪相”,十分尷尬,只有從第一排中間,躲到最后面角落里。“總之,不能太高興,不能生氣,情緒激動就眼歪。”
為此,張女士和丈夫25年間跑遍了北京、東北求醫,都無果,但最終打聽到了一種“顯微血管減壓術”可根治,且武漢熊南翔教授是這方面的專家,遂于5月中旬慕名前往中南醫院神經外科尋醫。
“我候診時遇到幾位復查的病友,容光煥發完全不像病人,很驚訝,就忍不住去問,結果都說是熊教授做的手術,效果很好。”張女士的緊張緩解了一大半,待見著熊教授,更心安了:“熊教授親切和藹,認真仔細,見一次我就愿意把性命托付給他!”經一系列檢查診斷后,她很快敲定了手術日期。
高過敏體質成手術難題,多科室聯手“排險”
手術是排上了,但張女士道出了另一痛處:她在1999年的一次重感冒后發現自己對青霉素等多種藥物過敏,后來連吃飯也出現過敏癥狀,甚至因喉頭水腫進過搶救室,“吃塊茄子,眼睛就立即腫成了茄子,嘴也合不攏,口水直流”。高過敏體質成了“攔路虎”,為避免出現圍術期藥物過敏,神經外科戴璇醫生立即聯系了過敏反應科付維醫生,麻醉科張宗澤主任醫師、彭勉主任醫師、何祥虎主任醫師及團隊商討對策。多科醫生一同加班加點,從天亮到天黑,7小時內為張女士做了21種藥物60多個皮試,觀察無誤后,最終確定了治療方案。
5月25日,熊南翔教授、戴璇醫生團隊為張女士實施了顯微血管減壓術,術中只在耳后做了道僅4厘米長的切口,通過切口找到了壓迫的面神經血管,成功分離并解除了壓迫。
這種術式微創、見效快、療效好、復發率低,張女士術后感覺良好,并于今日出院。全程陪伴她的丈夫也長舒一口氣,連聲稱贊:“中南醫院醫生團隊不光醫術精湛,敬業負責的態度也讓我非常感動,讓我們一家擺脫了疾病多年的折磨,這是平凡中的不平凡!”
熊南翔教授介紹,面肌痙攣是一種緩慢進展的周圍神經疾病,典型癥狀是先單側眼皮開始抽動,逐漸累及面部、口角,不能自愈,顯微血管減壓術是治療的金標準。若眼皮頻繁持續跳動,數周后面部、嘴角跟著抽動,就須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