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至2020年,湖北宜昌730余名老人用自己辛苦攢下來的養老錢,以一個床位2萬元到8萬元不等的價格,預訂七彩陽光度假養老公寓的床位。然而,老人養老公寓沒住成,養老錢也面臨著拿不回來的風險。截至4月底,還有超過4600萬元未按約定兌付。
這場養老公寓兌付危機,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呢?據報道,一些老人通過預付費的模式,提前交付了2到8萬元不等的床位預訂費,但涉事公司“3年后可退還預訂床位費”的承諾,到期時根本無法履行,老人面臨著人財兩空的境地。
此事牽涉730余名老人,涉及資金超過4600萬元,事件性質之嚴重可見一斑。而這些老人之所以愿意將自己積攢多年的養老錢,提前預付給涉事公司,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涉事公司通過金融化的操作,制造了床位緊缺和養老投資有回報的假象。比如,銷售人員在推銷時,會向老人許諾,認購養老服務卡預訂床位,不僅到期時退還預訂床位費,入住時打折扣,在預定期間還有一些相關的優惠返利。對老人來說,面對如此多重的優惠誘惑,難免容易心動,還沒到養老階段就提前付錢。
其實在本質上,類似預付費式的養老模式,不僅是在違規吸納資金,更是存在著非法集資的嫌疑。而相關公司為了規避法律風險,在合同上采用各種隱蔽手段。比如合同中并沒有明確提到銷售推銷時承諾的預訂返利,甚至“3年歸還本金”的許諾,也沒有在合同中出現。
那些被虛假宣傳誤導的老人,本身沒有多少專業法律知識,面對公司規避法律風險的“精明”操作,往往在無法充分評估風險的前提下,就將自己的養老錢交了過去。而最終涉事公司因為資金鏈出現問題,出現兌付危機。
對很多老人來說,提前預付的資金,可能是他們最后的養老寄托,然而,涉事公司通過金融化的模式,在無需提供實體床位的前提下,就提前將他們的養老錢給圈走了。這種操作簡直是將老人當成了韭菜,其暗藏的金融和社會風險不言而喻。
值得一提的是,涉事公司早已不是第一次涉嫌違規融資了。在2018年,它就因為虛假宣傳和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而被約談整改,要求無條件退還老人交納的床位預訂費。那么為何在約談整改之后,這種極具金融風險的預付費養老還在明目張膽地進行?
涉事公司通過預付費模式忽悠老人交錢,面對資本收割老人的貪婪,相關行業監管部門更應該提高警覺,加強對非法集資等行為的監管,而不是開綠燈。此事的波及面不斷擴散,涉及的資金體量滾雪球式地增長,風險持續放大,這無疑和監管部門的失職缺位存在一定關系。
所以,盡快查清此事、消滅風險,除了要嚴查資金流向,盡最大限度挽回老人的損失外,還應該反思監管責任,弄清楚一個養老服務公司為何能夠在約談整改之后能夠繼續違規運作。
另外,此次風波也再次敲響了警鐘——近幾年來,老齡化來襲,養老行業成為新的藍海,然而隨著資本大量涌入,養老行業金融化的現象與日俱增,類似預付費模式的養老投資最終暴雷的案例時有發生。對類似金融化養老項目風險,不可不察。
就在昨天,七普數據公布,未來中國的老齡化程度還將繼續加深,這意味著養老行業的市場蛋糕還將進一步做大。那么在此前提下,更應該嚴格監管,樹立行業規范,防范一切金融風險,為老人養老創造安全放心的環境。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