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因災致貧返貧地區 進行幫扶時更需用心
2020-11-05 10:04:56來源: 光明日報

“要把防止因疫因災致貧返貧擺在突出位置,堅持精準扶貧,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要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貧困地區走向全面振興。

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具代表性、最有影響力的指標,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澇災害帶來新的困難挑戰,但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的目標沒有變、標準沒有降,必須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必勝信心,拿出過硬舉措,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疫情疊加洪災對脫貧攻堅造成一定影響,顯現出扶貧產業中的多種問題。同時,脫貧農戶的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知識技能穩定性儲備和運用不足,扶貧產業中傳統產業所占比重仍然較大,分散生產的產業組織形式還普遍存在,沒有形成清晰、特色、完整的產業鏈。特別是扶貧產業抗風險能力還不夠強,自然風險、市場風險較高,貧困戶抗產業發展風險的自我能力還有待提高。因此,必須推動因疫因災致貧返貧地區鄉村產業扶貧再精準。

精準產業選擇。針對防返貧機制,在產業扶貧的后續發展中,產業項目的續留和改造,需要與農戶經濟能力、技能水平、環境條件等要素高度匹配,通過產業改造、升級及再發展,合理選準產業項目。精準產業選擇,要求在產業選擇上避免盲從,形成錯位發展以彰顯特色。鄉村產業大都屬于體量中小、產品較為單一的產業類型,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需要以市場為導向,推動農業生產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轉化,出臺農村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注重安全、生態、高附加值優質產品升級,以特色需求和高質量導向,創新農產品加工產業。

精準產業穩定。精準產業穩定對于保持現有扶貧政策總體穩定,確保脫貧成果質量高、成色足、可持續,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歷史、時間和人民檢驗有著直接的現實意義。在產業推進過程中要“穩”字當頭,下足“繡花”功夫。通過弄清潛在的風險,強化產業風險預警服務,提高應對市場競爭風險的能力。因此,要做好降風險、創品牌、穩流通、興人才四方面工作,健全兜底保障機制,打造地方知名農產品品牌,依靠電子商務進農村打造供銷服務發展新模式,推動構建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實現鄉村產業的提質發展。

精準產業支持。要加大扶持力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保障受災群眾、貧困群眾就業。精準產業支持,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圍繞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統籌安排產業扶貧相關工作。對貧困地區受疫情災情影響大的企業經營主體,優先發放信貸資金,加大專項扶貧資金和其他涉農整合資金,毫不動搖抓好農業生產恢復。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謀劃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產業振興有機銜接工作。加強產業扶貧精準幫扶和風險監測,切實防范產業扶貧風險,保障扶貧產業效益和貧困群眾收益,為扶貧產業提供有力的保障支持。

當前產業扶貧正在向產業振興發展,特別是疫情、災情對貧困地區鄉村產業的影響,對產業扶貧提出了更自覺、更系統、更精準的要求。農民盼什么樣的產業,是鄉村產業振興的著力點,也只有再聚焦產業精準,才能再精準振興發力,真正實現廣大貧困地區的鄉村產業振興。

(作者:洪永平 孫超,均系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關鍵詞: 因災致貧返貧地區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