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不管是在小區的活動區還是外出參加假期主題活動,家長們聚在一起聊天的話題也是五花八門的,不管是分享生活心得還是美容護膚經驗到最后總是能提到孩子即將上小學的話題。比如“你家孩子幾歲了?認識多少字了?”“孩子加減法算得怎么樣?”“你家孩子喜歡閱讀嗎?都讀過哪些書了?”……
確實,過了這個暑假,很多幼兒園畢業的孩子即將升入小學,怪不得很多父母這么關注孩子上小學的事情,其實,想要在假期里讓孩子做“幼小銜接”準備,并不是單純的只要孩子識字量大、算術能力強就可以,最好我們父母需要利用假期這個時間來做做以下準備,一起來看看吧。
一、生活方面的準備
孩子在生活方面的習慣、作息時間、獨立性等都是很重要,這些父母要是不重視不及時調整孩子進入小學里大問題、小問題也會接連不斷,所以千萬不要只中重視學習能力而忽視生活能力。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孩子都是被大人用心呵護長大,一些很事情也都是包辦,可是再這樣下去對孩子的學習成長負面作用太大。不妨現在你靜下心來看看你的孩子現在是否能夠獨立睡覺、整理床鋪、脫穿衣服鞋襪、洗漱、會洗簡單的小東西,做簡單的家務活、收納管好的自己的物品、玩具等等。這些就是最基礎的方面,否則小學生很容易因為長期被大人包辦打理一切,形成依賴性,進而在學習方面也會受到影響,畢竟在學習的道路上遇到的難題會更多,父母是無法再去包辦代替的。
趁著假期和孩子一起把不足之處改變起來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瑣事、動手完成一些手工活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整理的自己的書包,要知道“不是忘帶筆了,就是忘帶水壺了,”丟三落四是很多一年級新生的“通病”,孩子學會整理、獨立做事有秩序會對生活和學習充滿信心。
調整孩子的生物鐘。孩子們習慣了幼兒園的模式,到園時間晚、中間午睡時間也不短,可是上小學就完全不同了,上學比以前要早,而且是沒有午睡,所以很多孩子難免在剛上1年級的時候到了下午就會犯困,所以,在9月開學的前3周左右最好開始調整作息時間,早睡早起,午睡也會有個過渡慢慢取消讓孩子適應一下。
二、心理方面的準備
幼兒園的生活和小學階段完全不同,在教育方式、內容和生活能力方面都有差異,父母一定要幫孩子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需要孩子了解小學生活。大家一定記得孩子們剛上幼兒園的情景吧,哭聲是此起彼伏的……轉眼長大了要上小學,當然了這個時候不會像入園那般哭鬧,可是仍有部分孩子對于小學的陌生環境會有緊張感,為了減少孩子的焦慮、陌生和緊張,父母利用假期對孩子介紹一下即將要上的小學、順路到學校門口認認校名和地址,爸媽給孩子講講自己小時候上學的趣事、怎樣向同學老師自我介紹、帶孩子挑喜歡的書包和文具等,這些都是會讓孩子對小學有了解和期待。
增加實踐互動。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照顧比較周全,游戲活動為主,小學階段老師是以教學為主,科目、作業也會多起來,很多孩子一開始不適應,甚至都記不清當天留下的作業內容,一切對于孩子來說都是新鮮又講究速度的,有些孩子就會有抗拒的情緒表現。
假期這個空閑時間,父母可以讓孩子接觸一下同小區的、朋友的家的小學生,了解一下老師上課、作業、考試的大概情況,讓孩子有個心理過渡,不至于一下子在陌生環境一頭霧水不清不楚。平時在家也可以玩一下角色扮演的小游戲,幾個家庭的孩子到一起,互相扮演老師、學生,在小游戲的互動中了解在課上要怎么坐、怎么舉手回答問題,熟悉一些基本的課堂習慣。
三、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小學階段一節課要40分鐘,想讓孩子們靜下心來好好聽課,對老師和孩子都是一個挑戰。注意觀察一下孩子的注意力方面的情況也是很重要,很多小學前期的成績不理想并不是孩子智力有什么問題,有很多就和孩子自身的學習慣以及注意力不集中有關。
現在在家里不妨引導孩子玩一些拼圖、棋類、畫畫、家庭故事時間等活動,這些靜態活動對培養有意注意有好處,也會讓孩子比較安靜地坐得住完成一些事, 對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也會有幫助。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