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沈巍的走紅是文化人的無奈與直播的狂歡
2019-05-27 16:16:58來源: 錢江晚報

沈巍走紅的背后,文化人的無奈與直播的狂歡

一個流浪26年,曾是上海徐匯區審計局公務員的長病假員工沈巍在一夜間紅了,而紅的原因是他出人意料的“知識淵博”。“流浪大師”這樣“一簞食一瓢飲”、“大隱隱于市”的讀書人形象著實彌補了互聯網世界里這一人設的空缺,但能以迅雷之勢成為茶余飯后的閑談和自媒體爭搶的頭條話題不是憑空而來的。

“大師”這樣的詞匯大抵是對知識分子最高的稱謂了,而網友們大方地給予了沈先生這個頭銜。沈先生確實有些文化,很愛讀書,但稱之為“大師”有博噱頭的嫌疑。知識階層應當是社會群體一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有著獨立的態度和對社會文明發展起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自古中國知識階層群體里,大多數仰仗于官授的頭銜,只有少部分得力于民間力量的推動。這之間的話語失衡也是沈巍走紅的深層社會原因。

當然,沈先生明顯不是想吃直播這碗飯的。我想他有更大的抱負:做一個自洽的讀書人。對于沈先生來說,有想法與大環境不相容時,充分自洽成了保全自我意識的有效途徑。正如二十年多前,別人認為他提倡并踐行垃圾分類就是“腦子有病”,于是乎他被單位“病假”,隱身而退。在我看來,許多人之所以有幫助沈先生之心抑或看熱鬧之好奇,恰是因為自己太多時候妥協于大環境,以至于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愫,而另一方面,這樣的形象符合了人們對于窮書生的充分聯想。人們發現這樣的愛讀書、有想法的人居然會生活如此不堪,油然而生的反智性優越感激發了好奇。

網絡的可能性就像一個萬花筒,不論什么時候你都能湊近瞇起眼盡情去觀望,盡情去想象,但當那一幕幕迷幻的景象出現在現實時如何逃離就成了互聯網時代一個人類亟待解決的問題。沈先生就是其中一個逃離者。面對一大波主播的“圍獵“,如今沈先生原本寧靜的生活變得支離破碎,縱然現在他一身筆挺西裝,也難掩一個讀書人失去自由的尷尬。一群自以為正常的人為了某種目的去蹭一個不被認為是正常人的熱度,而事實上,大概只有那個不被認為是正常的人才是唯一正常的人。倘若社會仍無法具備抵制淺薄趣味的自覺和理智的商業基礎,散落一地的恐怕只有直播的廉價狂歡。

關鍵詞: 沈巍 直播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